最重要的是,商大人的父母皆亡,謝悠然嫁過去,不會受婆婆的氣。
謝悠然在周家也算是吃足了苦楚,她萬萬沒想到,自己千方百計從楚琳瑯那搶來的姻緣如此不堪,更沒想到自己會淪落到跟楚氏一樣,不能再生養的下場。
經歷了喪女之痛,還有跟趙氏沒完沒了地爭吵,這一次謝悠然總算聽進了父親的話,點頭同意,遠嫁浙城。
只是嫁給個年齡堪比自己父親的老男人,謝悠然毫無喜氣,整日悶在府里,只等過些日子,就要離開京城了。
楚琳瑯聽著六王妃繞著圈說話,當然明白她示好的意思。
她笑著對六王妃道“等二小姐出嫁,我與司徒大人自然會備一份禮。司徒大人能實現心中的宏遠抱負,全賴六皇子當初的提攜。他常跟我說,六殿下雖則是他的學生,可六殿下大智若愚,豁達的性子,卻讓他受益匪淺。我與謝二小姐的恩怨,不過是因為一個心志不堅,見利忘義的男兒挑起的,那些個是非,我早就忘了。再說,若沒有這些變故,我與司徒大人也就今生無緣了。您說這算不算造化弄人你也要勸謝二小姐學會放下,這人世間門,生為女子已經是萬般不易。若是糾纏些陳年往事,便是負重前行,最是不該啊”
她這一番話,看似開解六王妃和謝二小姐,實則是委婉向六王妃表示,自己就算一朝飛升,也不計前嫌,并沒有找謝家麻煩的意思。
這也是楚琳瑯的真心話。
如今三皇子雖然要一登大統。可是新帝繼位,與百官的磨合也是一次大考。司徒晟作為新貴重臣,與老臣子的相處,更是一關。
她身為司徒晟的夫人,可不想借著丈夫的勢,給他到處樹敵。至于謝悠然之流,楚琳瑯覺得自己已經前行太遠,真是懶得回頭看了。
她的話讓六王妃暗暗松了一口氣。
這位楚娘子的性子還是那么爽利,就算如今成為了官娘子,也絲毫沒有小人得志的架勢,光是這點就讓人暗暗點頭。
接下來的行程,就是查看一下即將進行的祈福佛事,再欣賞一下已經移入皇廟的金身大佛。這等名匠巧手雕琢的巨型佛像,真是讓觀者肅然起敬。
楚琳瑯在寺僧的指引下,專注看了一會。
可是已經許久不曾出現的惡心勁兒,卻突然襲上來。
她都來不及說話,在丫鬟的攙扶下,捂嘴奔到佛殿外,干嘔了好一會。
當她再抬頭時,卻看見陶贊正在偏殿一角,有些局促不安地看向自己
司徒晟對這個同父異母的弟弟,是不認的。
楚琳瑯原本也應該避嫌,可一旁給楚琳瑯倒著茶水的冬雪卻驚訝發現,楚琳瑯卻臉上帶著微笑,走向了那原本已經轉身打算離開的陶贊。
“陶寺官,好久不見啊”
陶贊惶然轉頭,看著楚琳瑯,卻不知說些什么才好。
年歲不大的少年郎君,這幾日有著天塌地陷的感覺。
他也是才知道,自己居然還有個活在世上的大哥。而他曾經暗暗傾慕的女子竟然成了他的長嫂。
陶贊更沒想到,自己的母親當初能嫁入楊家,靠的竟然是不名譽的手段。而正因為如此,他的兄長才不認他
而相依為命的母親,卻因為遭了陛下厭棄,而被囚禁廟庵,他到處求告,卻屢屢碰壁,甚至連他的外祖父,都不理他。
陶慧茹給兒子精心打造的溫室驟然坍塌,陶贊在毫無防備下,遭受了人生的第一場暴風雨,已經被抽打得有些彷徨無助了。
他如今雖然還是寺官,卻處處遭人排擠,所以這等日子,他卻并沒有靠前。
沒想到,他的長嫂楚琳瑯卻突然走過來,面帶笑意地與他打招呼。
他直覺想要應付幾句,就急急離開。可楚琳瑯看出了他的意思,飛快攔在了他的身前,有些意味深長道“我對陶公子一直心懷敬意。當初您不嫌我才學粗鄙,替我擬寫家書的善舉,我也一直牢記在心。那些父母輩的恩恩怨怨,原本也是跟小輩沒有關系。你無論怎樣,都是司徒大人的弟弟,就算他表面不認,可心里還記掛你的只是希望陶公子不要因為忘塵居士而遷怒司徒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