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劉翼這次手疾眼快,一把拽住了哇哇大哭的陶贊。
沒有辦法,司徒夫人曾經跟他求過,說這孩子腦子有些拎不清,可本質不壞,還望太子看在他最后幡然悔悟的情分上,保他周全。
那天,司徒晟直到天亮,才滿身酒氣地回府。
楚琳瑯因為不放心,在天亮時,曾經派人去太子府探問,也知道了楊毅跳崖的事情。
看著滿身酒氣的司徒晟,楚琳瑯心疼地扶著他躺下,又用溫熱的帕子替他擦臉。
她明白司徒晟為何而難受。
如此重情重義的男人,怎么會絲毫不在乎自己的父親呢
只是楊毅給小小楊戒行的,是疏離冷漠,給成年司徒晟的卻是冷血利用。
這種痛苦煎熬,除了司徒晟本人,恐怕別人都無法體會。
想到這,楚琳瑯只能心疼地抱起這個男人,任著他在自己的懷里胡言亂語地宣泄。
楊毅口中的那個院子,司徒晟始終都沒有去。
他埋下的東西,無非是楊毅自認為的對他母子的虧欠補償罷了。
年幼無助時的司徒晟也許需要,可現在他也好,溫氏也罷,都不需要了。
那日酒醒之后的司徒晟,決口不再提楊毅的死,只是冷靜如從前一般,全力投身到了公務之中。
這皇寺一炸,徹底炸沒了朝廷的反對聲音。
散碎的金塊,被收集起來,充做了軍餉。
只是老皇帝那天到底是受了驚嚇,那天竟然有人誤傳,說是三皇子和其他皇子在皇寺被炸身亡。
老皇帝聽了,當時就一口老痰淤堵,眼睛一翻,暈了過去。
雖然后來又有人報,說是誤傳,卻遍尋不到當初謊報的那老太監,至于是誰安插的,更不得而知。
而陛下這一暈,卻再沒有醒來。就在三日之后,國之大喪,隨后劉翼正式登基,國號光武。
而后,北地大舉反攻,被封為督戰使的司徒晟代表陛下,親臨前線,鼓舞士氣。
這一走,便是六個月有余。
早就大腹便便的琳瑯雖然呆不住,可是她也知道這個月份安胎的重要。
司徒晟不在她的身邊,她更是要保重自己,不給遠在前線的司徒晟添亂。
不過她府里倒是經常來人。
人都在傳,司徒晟從前線歸來之日,便是受封國相之時。因為老相在兩個月前告老還鄉,可是他的位置一直空缺,由左相代管,陛下遲遲沒有宣布新的國相。
這很明顯,是給不在京城之人留了位置,畢竟新帝對司徒晟的愛重,更勝先帝。
只是這次再無人敢質疑陛下的愛寵。
北地連連告捷,就在前些日子,前方傳來戰報,陷落敵手十幾年的負水,終于光復
此等驚天偉功,除了浴血奮戰的將士,有大半是司徒晟的功勞
坐擁收復失地的功績,封王拜相,何人敢質疑半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