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清曼對屯里也熟悉,想了想,說道“鄭叔說的是知青點”
他們屯也是有知青點的,就是一直沒有接收知青,才空置了多年。
房子是空置了,但房屋卻是好的。
“對,就是知青點。”錢襄陽接過話頭接著說道“其實房子的事還真不是事,主要還是人才難得,能教書的一定得是知識分子,但我們這”
鄭安國跟錢襄陽同時嘆息一聲。
他們這并不是沒有知識分子,看看紅旗農場里的大把知青就知道他們紅旗鎮有多少知識分子。
原本知青來支邊對于教育這一塊的幫助特別大,但當地所有人對待知青就沒準備讓知青去教書,而是讓知青參與勞作,掙工分。
知青大部分人的體質比較一般,干腦力活的非得讓人干體力活,體質要是差一點的掙工分還養不活自己,如此一來,真是本末倒置。
“鄭叔”秦清曼也覺得奇怪。
正常來說,他們這的知青算是來支邊的,支邊不一定都要埋頭在地里干活,完全可以支援教育,機關單位,甚至是各行各業都可以吸收這些有知識的知青,畢竟邊疆的支邊知青跟其他地方不太一樣的。
但結果他們這的知青待遇跟全國都一樣。
鄭安國看秦清曼的眼神就知道秦清曼想問什么,無奈地說了一句,“革委會。”
秦清曼懂了。
“我們這算好的了,知青來了大部分都安排到各個農場去工作,要是其他地方,幾乎都是被安排到各個生產隊,村、屯,那才是真正的下鄉。”錢襄陽無奈地補充了一句。
秦清曼瞬間就明白紅旗公社有方明杰這個社長的真正作用了。
“我希望我們公社能真正發展起來。”秦清曼是后世來到的人,最清楚人才的重要性,知識就是力量,這可不僅僅只是一句口號。
“我也覺得應該適當讓部分知青發揮真正的作用,而不是在田地里挖土、犁田,種糧。”鄭安國明白秦清曼這句話語里包含的真正意思。
跟秦清曼相處得越久,他就越明白秦清曼有多聰明。
好似天生的官場中人,很多話不用過于明說,一點就通,這樣的交流讓人非常舒服,也不用擔心禍從口出,畢竟有些事憑意會就能辦成。
一行人說著教育的問題,天色漸漸暗了下來。
快到靠山屯時爬犁上點上了煤油燈,有了煤油燈的照明,瞬間就充滿了溫馨的感覺。
天冷,到了靠山屯,大家也沒聚集,而是各自分散回家。
第二天還要上班的。
秦清曼帶著黃婉清、楚楚,抱著浪崽子還沒進家門就被院子里擺放了無數禮物驚住了。
都是農家人這個季節能拿出來的東西,不貴重,但卻也代表了眾人對秦清曼當選公社婦女主任的祝賀。
“姐,好多東西。”
楚楚翻看著各種大小柳筐里的禮物,有一把干菜,也有幾個蘿卜,土豆,雞蛋,甚至還有豆腐,豆芽,都是最樸實的禮。
“都搬回家,把東西放地窖里,柳筐洗一洗,晾干,我一會蒸些三和面饅頭做回禮,到時候再把柳筐放回院子。”
秦清曼指揮家里的兩人行動起來。
今天送禮的人多,小半個院子都被放滿了,可以說是整個屯里的人都給他們家送了禮。
禮不重,但情誼重,這些柳筐,得還。
黃婉清跟楚楚一聽,立刻行動起來,秦清曼也趕緊燃起灶火挽起衣袖忙碌起來。
她家的溫度高,發酵面粉比較容易。
秦清曼在廚房忙碌時,黃婉清也在收拾柳筐,因為要裝食物,必定是要把柳筐底弄干凈,她就在水井邊打水涮柳筐,至于楚楚,則去給羊擠奶。
楚楚小,黃婉清不放心小孩在水井邊,就打發人去擠奶。
家里養著羊,反正擠奶也是每天必須的工作,總得有人干,如此一來,秦家所有人剛回家就忙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