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所有人對于上帝寵兒魯濱遜二世蘭茨先生,給予了高度認可。
整艘尼亞號,也就剩下羅切斯特不想見到這個人。
船只依照原計劃啟航。
從智利港口出發,沿著南美洲海岸線向南。來到這片大陸最南端的火地島合恩角后,告別太平洋進入大西洋開始北上。
數月的海上航程,平靜又熱鬧。
說平靜,格蘭特船長憑著豐富航海經驗,成功避開了狂風驟浪、暗礁冰山等危險區域。
說熱鬧,一船搞研究的人聚在一塊,哪怕研究方向與方法都不同,但也能討論到熱火朝天,或者吵到面紅耳赤。
珀爾過得充實,沒錯過任何一次汲取知識的機會。
不一定認同這些人的觀點,但深入了解十九世紀的不同思維方式,才能更好適應新時空。
旅途中,她接受了馬龍的長篇專訪,還主動幫他潤色了報道措辭。
并且表示不是在樂于助人,而定義為雙贏,希望報著借此新聞一炮而紅。紙質媒體當道的年代,報刊紅人的頭銜對出書賺錢有幫助。
期間,格蘭特船長找上珀爾。
“日常洗漱會取用海水。等到靠岸,大家都會趁船只暫停碼頭,去城里的浴室舒舒服服洗澡。”
他取出了一袋錢幣。
“這些你拿著,英國先令、西班牙比索、法國法郎在南美洲都能流通使用。”
“謝謝您。”
珀爾沒有推辭接過了錢袋,卻又反手從口袋中取出了一只小布袋子,倒出了四顆野生海珠。“這些,請您收下。”
離開荒島,這一步依照劇本順利完成了。
感謝這個時代的科技限制,沒有dna、虹膜、聲紋等等驗證技術,也沒有照相機、成系統的即時通訊工具以及全球聯網的身份系統。
借著海難幸存者的遭遇,能順理成章地解釋沒有護照等證件的原因。接下來,偽造身份難度不算高,全看演技與能力是否到位。
聽格蘭特船長的意思,補辦護照也無需著急。
每年有那么多歐洲人去倫敦討生活,沒證件的可不在少數。有他出面,在倫敦入關查得很松,這種事花點小錢就行。
身份可以作假,生活有避無可避的現實問題請問你有錢嗎
今天格蘭特船長不來,珀爾也會主動去尋。
搭船從南美洲返回歐洲,近半年的生活開銷,她有能力支付就不吃白食。
盡管身無現金,但兩年荒島趕海不只撿了貝殼,還開出了四顆海水珍珠。
四顆珍珠個頭不算太大,可它們的珠光熠熠,形狀正圓更是在奢侈品市場頗受歡迎。裸珠一般能賣到六十英鎊,如果鑲嵌制成首飾,其價格更能翻倍上升。
如今,倫敦壯年男性做普通勞工,一年的工資在三四十英鎊左右。
珍珠首飾不是工薪階層能負擔的消費品。一年工資連四顆珠子也買不起,一條海珠項鏈豈不是要不吃不喝好幾年。
珀爾必須承認,死而復生之后是有點偏財運在身上的。
上輩子跑遍四大洋,從來沒有順手開出過珍珠。或許,也與21世紀末的生態環境也有關系
答案不得而知,但叫人心生警覺。
她并不相信好運常在,更偏向于能量守恒定律。
有了財運,其他方面指不定就會遇到預料之外。
掌控以外的事什么時候會來其實,她還有些小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