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豬油吧。”楊元鼎是個很好說話的人“你說得對,豬油便宜點,試錯成本低。”
于是兩人終于達成統一。
至于實驗室楊元鼎表示家里看他看得嚴,想在家里搞實驗,估計有點困難。
張司九最后干脆選擇了不遠處竹林盤背后的一條大堰邊上。那兒有個開荒地時候堆起來的石頭土坡,很多大石頭,到時候直接可以支一個灶,就地煉油做肥皂。而且離水近,滅火方便。
楊元鼎對于這種事情,簡直是豪氣干云“我們將來一定會成為大宋第一有錢人”
張司九算了不要打擊他。保持快樂也挺好。
一轉眼,太陽沉沉往西邊墜落。楊元鼎家里人也來接他。
他快樂的跟大家告別,又表示過幾天再來之后,才戀戀不舍的離去。
唯獨徐氏覺得十分過意不去中午那個羊肉味道很一般,有點糟蹋了那個肉。而且楊元鼎都沒怎么吃肉,逮著涼拌茄子和絲瓜湯下的飯。
張司九看出徐氏的想法,于是寬慰她“不是他覺得肉不好吃,是他想我們多吃。畢竟他回家估計也要吃肉。”
徐氏愣了片刻,才感嘆“縣令家的孩子就是不一樣,才多大看著好像還很貪玩,可又會說話又細心,做的事情,叫人心里暖得很”
張司九淺笑“他性格很好。”
這樣的人,很難讓人不喜歡他。
可惜,他不肯接受手術這個回禮。算了,以后再看看有沒有別的機會吧。
是夜,張司九隔著布條把玩手術刀,心中再一次覺得遺憾其實唯一能接受這個手術的人,估計也就是楊元鼎了。畢竟,只有他是來自于現代,對這種事情有接受度。如果是當代人,自己一提,恐怕都得被打一頓。
她悄悄嘆息可惜了,自己當初練出來的技術,看來是用不上了。真是叫人惆悵。
不過,有了這一把手術刀,張司九就開始練習起了手術基本功做手術的人,必須要對手術器械使用熟練。熟練到什么程度呢大概就是,那已經不是一把刀,而是自己肢體的延伸,自己能夠隨心所欲的操控它,做出任何自己想要做的精細動作。
除此之外,張司九還自己制作了縫合針就是用縫衣針燒紅了彎的。
有了手術刀,針線,張司九就可以開始練習各種縫合,切除的基本功。
包括而不限于給豆角做剖腹產,給黃瓜做開腹手術,給雞蛋皮進行剝離和縫合
之所以每天都要抽時間背著人練一會兒,是張司九害怕自己時間久了,慢慢的就對自己的本領生疏了。
這種事情,從來都是不進則退。
而且現在這個身體才八歲。如果早早的開始練習,說不定她將來手還能夠更加的穩和準。
但是光這么練,多多少少也會讓張司九有點技癢,時不時的,就會生出幾分渴望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在這個時代,做自己的第一場手術
只不過,這本來只是張司九的一點小小的期盼。可她沒想到,這一天,竟然來得如此的快。
而且冒出得有點讓人措手不及。
這是一個普通的上午。
唯一不普通的,是楊元鼎又歡快的跑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