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司九今天收攤格外快。
都不用等到張小山和徐氏來接。
楊縣令十分主動地就讓三個兒子都來體驗體驗生活在他看來,兒子們就是該多鍛煉,否則養在東京,只知繁榮富貴,不知民間疾苦。那就等于是廢了。
風花雪月固然好,可是只有風花雪月,家國何以為繼
張司九跟在三個楊小郎君后頭,微妙的想自己大概在大宋,也是頭一份的待遇吧
這個待遇,直接就把張小山和徐氏給嚇住了。
因為小南瓜臨時哭鬧,兩人出門晚了一點,沒想到再來,迎頭就碰上了楊縣令一行人。
而且張司九的擔子,竟然還被幾個小郎君分擔了。
這簡直是讓他們夫妻兩人惶恐不已。
張小山上來就搶擔子,緊張得一句話都說不出。
徐氏也只剩下了一句“使不得,這可使不得”
楊縣令抬手攔住夫妻二人,和煦笑道“這有什么使不得九娘才八歲,尚且能干這些,他們一個個十幾歲,如何干不得”
楊元鼎更是笑呵呵說了句“我們玩一玩,挺好玩的。以前還真沒試過。”
徐氏和張小山不搶了,但是明顯拘謹得干什么都不知道,走路都有點同手同腳。
張司九拉過徐氏,笑道“楊縣令特地來看看那頭小豬。”
徐氏一個激動,就保證道“楊縣令您放心我們馬上就給那頭豬蓋豬圈”
張小山拼命點頭“給它最大的”
張司九知道的說那是一頭豬,不知道以為是什么特殊的人物。
楊縣令也被逗笑了,不過他關注到了重點“修豬圈怎么還修豬圈”
他也是見過農人養豬的,不是用籬笆圈起來一塊地方就行了最奢侈的也就是一圈半人高的土墻而已。這個難道還需特地修
楊元鼎咳嗽一聲,正要解釋,就聽自家大哥說了句“想來是誤會了。三郎的確畫了豬圈,茅廁。但也并非要強制修建,只是那樣修建豬圈和茅廁,更為潔凈和便利。”
他溫和道“斷沒有為了一頭豬,就要強行做什么的道理。”
張司九真是個好大哥。他憑一己之力,挽救了弟弟的臀部。
楊元鼎也是感動非常,連連點頭“大哥說得對。不過,我那個豬圈,真的特別適合”
他甚至有些期待“原本我還想,等這邊成功了,在縣衙也弄一個呢肯定比現在的舒服”
他都想好了,到時候專門去找燒窯的地方,定做一個蹲便器陶瓷的光滑的一沖就干凈的然后做一個現代化廁所沒有水管子不要緊,放一桶水,上完了廁所一瓢水下去,手動沖
這個絕對比現在的旱廁好用。
嗯,不過,他不著急的緣故,是因為在家他們一般都用馬桶。
馬桶底下有草木灰,上完了就有丫鬟婆子處理,根本不用費心,一樣享受。所以無需著急。
真著急的,還是張司九。
想到上次在這邊體驗旱廁的感覺,楊元鼎就忍不住朝著張司九投過去一個同情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