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司九的計劃沒能立刻實行,是因為到了七月半的中元節。
中元節這一天,要在家附近祭祀祖先。
就連學堂都放了假。
張司九只好講計劃推遲了兩天。
到了中元節這一天,家里早早地就準備起來了。
首先是香蠟,接著就是貢品。
香和蠟燭都是要買的,紙錢在現在并不流行,所以只是折一套紙衣,以及疊一些元寶。
這年頭,雖然用的紙很差,但仍舊是比較貴,張司九看著,不由得點頭嗯,這個數量,一定不會造成底下通貨膨脹。
除此之外,貢品還有一些酒和菜。
菜也都是好菜,除了一刀五花肉,還有冬瓜丸子湯,新鮮嫩黃豆,茄子豆角等。
標標準準的三菜一湯,外加一杯薄酒。
天剛擦黑,徐氏就把飯菜準備好了,然后由張小山領著家里人去燒紙。
一個故去的人一個畫出來的石灰粉圈。
據說圈住了,就不會有孤魂野鬼來爭搶,故去的人可以安安穩穩的享用供奉。
不得不說,張家的圈有點多。
除了張司九父母,還有張小山的爹和爺爺奶奶。
在往上的,張小山不記得他們名字了,也就算了。
楊氏顯然是最觸景生情的一個,嘴里一個個喊著他們的名字,眼淚怎么都擦不干凈。
而張小山也是忍不住狠狠地擦了一把眼睛。
張司九蹲在旁邊,沉默的燒紙雖然不認識,但還是被氛圍給感染了。想到了那些離開自己的親人們。
燒完貢品,張小山自己先磕頭,然后又讓家里小輩們磕頭。
張司九也沒矯情,認真磕頭完成祭祀。
磕頭完了,她就發現小松小柏絲毫沒有什么難過了,轉而變成了眼巴巴的期盼。
確切地說,是盯著香燭,對貢品的期盼。
嗯,他們一家人,都還沒吃飯。只等故去的人享用完畢,才能吃。
這些貢品,就是他們的晚飯
張司九看著看著,也饞了好久沒吃肉了啊
終于,在大家期待的目光中,香燭終于燃盡,張小山端起放貢品的簸籮回家。
小松小柏立刻積極跟上。
就連張司九也忍不住腳下輕快了幾分。
雖然飯菜有點涼了,但是總體來說,還是很美味的。
冬瓜丸子湯是用瓦罐裝的,這會兒徐氏又熱了熱。
至于那一刀五花肉,則是被徐氏切成了兩毫米薄片,底下墊上拍黃瓜,上頭淋上早就調好的料汁蒜泥白肉這就好了。
肉末燉青黃豆更不用說了蒼蠅腦袋大小的肉末雖然不多,但是和新鮮黃豆一起燒出來,那味道真的很勾人。清香之中,帶著一絲絲的肉香,相輔相成,加上里頭徐氏放了一點點的茱萸和醬油,又咸又香,還微微帶點辣味調劑,更是下飯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