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的回禮,當然精美得多。就連用來包東西的那塊包袱皮,料子都特別好。
用徐氏的話說,正好可以給小南瓜改個肚兜穿。
張司九摸了摸料子,看了看那花紋,覺得很有道理“是挺合適的。”
就很實用。
徐氏感慨“周娘子這是用了心思的。處處考慮咱們家呢。”
張司九也這么覺得點心雖然精美,但也只是吃的,和他們送的都是一樣的,并沒有顯得特別貴重,給人一種正常禮尚往來的感覺。而且送禮還是讓楊元鼎特地跑了一趟也是禮數到了家。
徐氏今天收拾得早,所以一點不耽誤帶上小松小柏回娘家這個事情。
原本徐氏還想帶張司九一起去,但張司九和楊氏都認為還是不該去,所以就沒跟著。
張司九和招銀在家幫楊氏做晚飯,等著晚上一家人團圓賞月的好時光。
不只是張司九家,其他人家也都如此,有女兒的,女兒嫁得又不遠的,都是中午就開始大魚大肉的擺上桌,熱熱鬧鬧的吃飯。然后等晚上,自己一家,還要再吃一頓。
所以渡口今日也特別熱鬧,不僅如此,商販們也是生意爆紅,但也都是早早收攤他們也要回家過節呢
上輩子,也就小時候張司九感受過這么濃的過節氛圍。后來隨著科技發達,生活越來越便利,條件越來越好,想吃什么平時都能吃得上,所以過節也就顯得就是那么一回事了。
甚至月餅不見得會特地買來吃,或者買了也只是為了送禮,并不見得就會吃。
當然,也不知道是不是錯覺,那些月餅,也真的沒有小時候那么好吃了。
不過現在,感受到這種濃濃的過節氣氛,張司九還是很想說一句真好。
這種生活中的儀式感,還是應當保留的。這樣才會讓人對生活更加充滿了期待和熱愛。和家里人一起團圓賞月,吃一點平時不那么常吃的好吃的,多好啊
反正今天,除了自家特有的鹵肉拼盤之外,徐氏也是早早準備了不少好吃的。
光是肉就割了好幾種肥的瘦的,然后還有雞鴨魚。就等著晚上做一大桌子豐盛的飯菜。
張司九看著楊氏眼神不好的樣子,于是很干脆的主動請纓“要不,我和招銀來做”
楊氏想了想,就答應了“行,反正也沒外人。你多練練手。”
在楊氏看來,女娃兒還是要從小就學洗衣做飯這些的,不然嫁人了,不得被笑話死
李家給坐月子兒媳婦餓瘦了的事情,可是成了村里的笑話。
不過,張司九其實也不太擅長做飯,但她想吃炒菜了。還有燒菜。
光是想想,都能流口水那種。
從前她只覺得醫院食堂都吃膩了,但是現在想想食堂的飯,那是真好吃啊
少年不知食堂好,夜夜外賣小燒烤。中年方知食堂好,可惜再也吃不著
這種憂傷,讓張司九惆悵。
而這種惆悵,只有美食才能撫慰。
張司九卷起袖子,決定來一桌正宗的食堂菜
光是處理食材,她和招銀就忙活了一下午。
結果沒等動手呢,徐氏就匆匆趕回來了。
這會兒時間都還早。
楊氏有些意外“怎么這么早就回來了也不多玩一會兒難得回一趟娘家”
徐氏樂呵呵的將東西放下,卷起袖子就要干活“我爹娘知道如今家里什么情況,早早就催我走呢。那里頭有一包油酥點心,是我娘專門讓我帶回來給您的。還有一只羊腿,回頭我燉了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