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兩口鍋,費了徐氏不少錢。給錢的時候,心疼得徐氏捂著錢袋子當場就想反悔。
灶臺是黃泥糊的,也不敢直接燒火烤,只能先晾幾天,不然容易燒裂了。
灶臺旁邊是操作臺,操作臺張司九讓徐氏掏錢買了一塊大石板子鋪上頭了。看著就干凈。
除此之外,還有大水缸和排水的系統這樣清洗食材的廢水就可以直接倒在墻角那個破缸里,缸子底下掏了洞,連接了大竹筒,直接伸出屋去,把水排到了水溝里,又直接沖到院墻外頭。
院墻外頭挖了個小坑,可以拿來蓄這些臟水,到時候不管澆地,還是怎么的,都可以用。
整體效果出來后,郭氏簡直是羨慕“這也太好了些。看著就舒坦好用也不用提水出去倒了。就是浪費了點,泔水可以喂豬的。”
徐氏也是十分滿意“那不行,加了草木灰的,豬吃了不好。而且,那頭肥豬,是三郎養在這里的,不敢隨便喂東西。”
郭氏知道三郎就是楊元鼎,是縣令家的小兒子,一時之間更加打定主意以后要多來走動萬一就能和縣令家也攀上關系呢就是混個臉熟也好啊
不過,對張司九來說,這個廚房好是好,但遠遠達不到她心目中的效果,只能是湊合用。
真正讓她期待的,還是火炕。
火炕的實驗,是在她屋里實驗的。
畢竟,楊氏那邊是主屋,東西多,不好破土動工的,楊氏那屋里,每一間屋子都住了人,也不好挪。
就張司九這里,住了三個小娃兒,一起搬去空屋子里,擠一擠騰出一天功夫來,就把土炕給弄好了。
按照張司九的盤算,土炕就弄了一間屋的土炕雖然好,可是耗費空間大,要一直暖和,還得一直燒火,所以干脆就只弄一間屋子的,到時候,她和招銀就當集體宿舍睡就行。等暖和了,再各自分屋。
那個土炕幾乎占據了半間屋子,怕塌了,還特地打了木樁子來支撐和加固。
做好之后,反正猛然一看,是格外壯觀。
燒火的灶,張司九放在了靠近窗戶那邊,煙囪順著墻角爬上去。
現在雖然剛做好,不能燒火實驗,但光看外觀,張司九覺得和自己曾經在圖片上看到過的,已經有百分之八十相似了。
那個灶,張司九已經計劃好了,可以用來燒熱水,這樣就能保證冬天有二十四小時的熱水可以使用。
等待火炕開用的日子,每一天都是充滿期待又充滿了煎熬的。
不僅張司九是這樣,就是家里其他人也這樣。
完工之后,徐家人都不來了。但約定好,開始用火炕的時候,他們過來看看,如果好用,回去也弄一個。
就是楊元鼎,也打算親自來實驗第一次火炕開火效果。
就在這期待的日子里,張司九卻又迎來了老熟人接生婆。
接生婆是來給張司九介紹生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