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縣令終于忍無可忍的一巴掌拍了過去“我看你要是有個尾巴,都能翹上天”
這張揚的性格,到底隨了誰啊
楊元璋老實了。
楊縣令正了正顏色“好了,開堂”
這個事情本來流程是沒那么快的,可是人都抓來了,而且又是關系到衙門內部人員的事情,順手處理了也不算是插隊。
而且在楊縣令看來,這個事情也沒那么復雜,最多半個時辰就能完事。
張司九這輩子第一次正面圍觀了大宋的升堂的流程。
不得不說,還是很震撼的。
兩排衙役往兩邊一站,穿戴齊整,神色莊重而嚴肅,一下就和平時嘻嘻哈哈的感覺區分開來。
就連張司九,也忍不住的站直了嗯,氣氛所致,實在是忍不住。
楊縣令坐在了堂中間的椅子上,而左右兩邊,分別是縣丞和主簿陪審。
狀紙是臨時寫的,張小山請縣衙里的人幫忙寫的,給的潤筆費還不少從這一點,張司九越發堅定了要讓小松小柏讀書的心思。
不得不說,會讀書寫字,真的能在這個時代改變自己的生活。
狀紙遞上去之后,就是口供,五聽,還有刑訊環節其實按照張司九理解,就是雙方陳述案件經過,辯解的流程。
只有經過了這個環節,才是縣令和陪審團商量一下,最終定審判結果的時候。
作為原告,張小山直接跪在了左邊的原告位上,而那三個,就被壓著跪在了右邊的被告位上。
楊縣令先問的張小山事情經過。
張小山就把徐氏說的經歷原原本本說了一遍。
楊縣令聽完,轉頭問那三人“你們可在上午去過張小山所說的巷子”
那個受傷的人還暈暈乎乎的,也沒吭聲,其中那個矮個子連忙開口否認“沒有去,沒有去,我們三個在一起喝酒來著。”
楊縣令盯著那高個子。
高個子也心不甘情不愿的說了一句“我們的確是在喝酒來著。”
“喝酒在何處喝酒本縣令讓人去問問,自是一問就知。”楊縣令言簡意賅,語氣威嚴而質疑。
又是矮個子搶先回答“在我家喝的。沒在外頭喝。”
高個子也跟著回答“對頭,就是在他家喝的。”
“三人一起喝的”楊縣令再問。
那兩人都拼命點頭。
于是楊縣令可能了一眼縣丞。
縣丞會意,招手將那矮個子叫到了另外的屋子去審問。
這是不給串供機會。
張司九松了一口氣這要是繼續這么下去,這兩人還審得出什么啊是得分開才行。
而后,楊縣令就開始問那高個子“你是合村人”
高個子點點頭“沒錯,是合村人。”
“你叫何成和他們二人是什么關系他因何受傷”楊縣令翻了翻狀紙,然后又問這么一句。
高個子還繼續點頭“我是叫何成,我們三人是朋友關系。受傷的叫周石,他喝多了,出門摔了,就磕在了石頭上,磕成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