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家家戶戶都準備過年的事情,縣衙里卻忙得一塌糊涂。
過年衙門也要放假,所以要在年前把許多事情都處理完,然后安心放假,只留下小部分人維持衙門基本運轉就行。
作為縣令,其實楊縣令的假也挺長的,前前后后加起來,幾乎要有一個月。
但是這里離東京實在是不近,光是路上就要花上小十天,再加上今年剛來不久,所以楊縣令就沒有帶著家里人回東京去。而是留在了這邊過年。
所以,周氏帶著幾個兒子們也是十分的忙碌。
喜訊就是在臘月二十七這天傳到的。
連同楊家那邊來的家書一同送到的。
知州之前見過了楊元鼎的播種機和耕地機,就呈到了東京去,官家和劉太后都知道了這個東西。
而且,司農寺那邊也迅速按照詳細的圖紙制作出了播種機與耕地機,然后進行了一番實驗。
實驗效果很不錯。
所以劉太后親自夸了這個播種機與耕地機,并讓司農寺和戶部,各府知州一同配合,盡量將這個機器給推廣開來。
對于楊元鼎這個制造者,劉太后和官家也是十分感興趣,親自召了楊元鼎的大伯進宮去問話。
楊家之前也得了楊縣令的信,自然知道這么個東西,也同樣按照楊縣令的意思,說那兩個機器純粹是楊元鼎鬧著玩無意中弄出來的東西,成本耗費過高,實在算不得什么好東西。
劉太后聞言,笑著對官家道“小小年紀,就有如此作為,實在是叫人驚訝。縱是無意,可也是有些本事和為民的心情,這才能想到這方面去。假以時日,這位楊家三郎,必是朝廷棟梁。”
官家對楊元鼎也十分感興趣“可惜卻離得遠,否則倒該請進宮來,我與三郎親自討論一番。”
劉太后笑看楊家大伯“三郎什么時候回東京”
楊家大伯連忙道“估計是要得幾年了。路途遙遠,他一個孩子,也不好叫他單獨回來。而且,他性情頑劣,我那弟弟也實在是不敢讓他離了眼皮子底下。”
劉太后頷首,面露幾分惋惜“那就只能過幾年再見了。不過,這幾年,說不得又有什么新奇的東西做出來。”
楊家大伯連聲說“不敢,不敢,小孩子心性不定,誰也不知道以后還會不會有。”
“若有的話,叫楊縣令第一時間派專人送到吾跟前來。讓吾瞧瞧。”官家年輕,說話溫和,但語氣里卻已經是顯露出興致勃勃和期待來。
就連劉太后也是微笑頷首。
除此之外,劉太后和官家還賞賜了許多東西給楊家和楊元鼎。
因楊元鼎年紀太小,所以并不賞賜些別的,多是一些珍玩寶貝和真金白銀,綾羅綢緞等物。
其中最有意義的,是官家親手一封鼓勵書信。
這些賞賜,被馬不停蹄的送到了綿竹縣縣衙,趕在了過年前到了。
楊家上上下下,也都是對楊元鼎一片夸贊,因為全靠楊元鼎那兩個機器,楊家狠狠地在朝堂上露臉一回,家里自然高興。
東西送到的時候,楊元鼎還在睡覺。
這幾天太忙碌,他昨天夜里還畫了會兒圖紙,早上就實在是貪睡起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