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張司九把四片金葉子都交給了徐氏“二嬸收著吧。”
楊氏看著張司九這動作,倒是放下心來小孩子家家的,手里攥著這么多錢,可不是好事。
徐氏也沒推辭,笑盈盈的接過來“行,這東西是得好好收起來,別叫別人知道了。”
說完了又囑咐了一句“這事誰也別往外說,都爛在肚子里。賺點小錢,和賺了金子,那讓人聽了,感覺就不一樣,白讓人惦記上。尤其是小山你,在外頭吃醉酒了,也不許說招銀和九娘也是,絕對不許說”
眾人連連點頭,張小山更是保證了三遍,這才讓徐氏放過了他。
因為這件事情,當天晚上,徐氏就決定一人面里多加一個雞蛋是的,今晚吃面。
今天吃的面也和平時不一樣,平時能放點豬油或者芝麻油就不錯,今天吃面,碗里能挑自己喜歡的剩菜放進去尤其是蒜苗回鍋肉那個剩下的油,一大坨拿滾開的面湯化開,然后把煮好的面撈進碗里,再來點調料,那叫一個別有風味
除了面,昨天的剩菜也都熱著一起吃。
面好了,一人捧著一個大海碗,碗里是熱熱的湯面,上頭一層油汪汪,蓋著底下熱氣,半天面都不會冷。
要是膩了,碗里還有嫩嫩的,就燙了一下的豌豆尖,正好。
荷包蛋還是張司九最喜歡的,蛋黃里有一點黃豆大軟心的蛋,一點也不噎,香得要命。
大家呼嚕呼嚕吃著面條,一面吃一面說笑,這樣的美好,讓張司九忍不住覺得日子就是一直這樣過下去,也沒什么不好的。
雖然沒有大富大貴,但真的溫馨又踏實,溫暖而舒心。
楊氏說起了明天的安排“明天你和小山回娘家,吃過晚飯再回來,別著急。家里有我們三個,不用操心。”
大年初二,外嫁的女兒要回娘家拜年,這一點,算是風俗了。
徐氏應一聲,也沒推辭,不過卻說了句“要不咱們一塊去早上出門時候喂個雞鴨,晚上回來再喂一頓就行,也不用操心。”
大過年的,她是真想帶著張司九也一起去玩幾天。
楊氏卻不答應“我去干啥子我年紀大了,也懶得走了,就在家里守門。九娘愿意去就去。我一個人在家也行。”
張司九不想去“我就不去了。我和他們玩不到一塊兒去,他們都太小了。”
又不是真的小孩子,還想湊熱鬧。處于人情必要,非去不可的時候去一下無可厚非,但是這種就算了。他們家那個徐玉蘭,也不喜歡她,到時候給人小姑娘惹哭了,多不合適
一聽張司九這話,徐氏就笑了“你年紀又多大說這話也不想想自己不過不想去就不去,愿意在家里玩也行。”
張司九看一眼招銀,招銀立刻表示“我不想去玩,明天城里就有人了,我想去賣串串。”
在招銀眼里,掙錢,那是什么事都比不過的
張司九樂了。
一家子安排妥當后,飯也吃得差不多了。收拾了碗筷,張司九招手把小松小柏叫過來,特地抱著小南瓜湊到了徐氏跟前去講故事“我今天,聽程大夫說了個事情。特別驚險。你們想不想聽”
小孩子的好奇心是誰也比不過的,張司九這句話,等于是掐死了兩小只的命脈,兩人睜著星星眼,一臉期待的等著聽故事,要多老實就多老實。
就連小南瓜也睜著眼睛,一動不動的看著張司九,仿佛也在認真聽。
徐氏一面剝胡豆嚼著吃,一面也笑著聽。
張司九就現場開編“話說,去年正月初三,醫館里來了一個老漢,一進來就差點給齊大夫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