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楊元鼎還是得逞了。
不過,楊縣令那臉色,幾乎是和鍋底灰有得一拼。
張司九悄悄跟楊元鼎提醒“我掐指一算,不出三日,你恐怕要有點皮肉之災。”
楊元鼎同樣壓低聲音,透出一股得意來“且還顧不上我呢。再說,他打我,我就裝病,我看他下得去手下不去手”
張司九有恃無恐大概就是這樣來的吧。
那個小周先生住在哪里,他們暫時不知道,不過,找齊先生問,肯定錯不了。
一群人浩浩蕩蕩去了學堂,請了齊先生出來,還給齊先生驚了一下。
不過,看到都是衙門的人,齊先生卻下意識地想到了周先生的案子,臉上多了一絲絲的喜氣“是不是老師的案子,有了眉目了”
楊縣令上前一步,打消了齊先生這個期盼“是有些眉目了,但是需要齊先生配合一二。”
這話說得嚇人,齊先生整個兒都愣了一下。
他愣愣的看著楊縣令,重復了一遍“我配合我怎么配合”
齊先生也不傻,大概也明白這話的意思,頓時有些緊張,還有點兒不知所措“我什么也不知道,楊縣令不是懷疑我”
“聽說,你有個師弟,也姓周”楊縣令也不嚇唬齊先生,直接問到了正題上,還特地盯著齊先生的眼睛,神色肅穆的叮囑了一句“齊先生,我也聽說了你的為人,心中一直敬重。還希望這個時候,齊先生有什么,就說什么。”
齊先生回頭看了一眼學堂,想了想“不如去茶鋪里說話這樣在這里,怕是容易讓人誤會。萬一孩子們看到,也會害怕。”
這些衙役都看著就有點兒兇神惡煞的,的確是嚇哭小孩子的能手。
不得不說,齊先生的確是個好先生,這個時候想的還是學堂里的孩子。
楊縣令自然也同意。
于是一群人就去了隔壁的茶鋪里。楊縣令還自掏腰包,要了兩大壺的熱姜茶。
這么冷的天,一碗熱姜茶正好暖身子。
姜茶其實就是姜片紅糖水,并不十分濃,淡淡的姜味,紅糖也給得不多,有點甜味,但不至于太甜。一口氣喝上一大壺,也不怕喝不下去。
張司九喝了兩口,不得不再一次感嘆大宋時期的飲茶文化,真的是發展得好。雖然真正的茶葉還是很貴,喝起來很費事,但這種奶茶形式的各種飲品,實在是層出不窮。就算現代奶茶店來了,那名目上,也是絕對不輸什么的
客套兩句之后,楊縣令直奔主題“今日和齊先生一起去的小周先生,和周先生是什么關系”
“啊”齊先生本來還在忐忑不安,結果一聽這話,頓時松了一口氣。就是松了一口氣之后又有點罪惡感君子怎么能這樣有辱斯文,有辱斯文啊
不過,齊先生還是放松了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