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她解釋了一番,徐茵才知道,后海村不過是海灣通進來的一個小地方,充其量就是個海灣角角,離真正的大海其實還很遠。
這邊的漁民,主要是靠趕海撿點小海鮮,去集市賣了換糧換肉的,畢竟這里都是鹽堿地,種不了莊稼。
集體漁船出海倒是能捕到徐茵說的那種大海鮮,但往往才運回來,還沒下碼頭,就被大廠、供銷社等一些國有單位采購去了。
個人小漁船一般只在海灣口打轉,能捕到的品種極其有限。
不過就算真的捕到大型的魚蝦蟹,也是去城里找買家,不大會在村里賣。
徐茵“”
萬萬沒想到會是這樣。
難怪徐母總吐槽,親家窮得只會拿些海帶、泥螺當節禮,那是因為他們真的就只有這些。
心口突然有些發堵。
都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從字面聽來,似乎挺富足自在,可真的融入到了這個環境,才知道有多艱難。
“現在比以前好過多了。”李母倒是挺樂觀,“尤其今年,承包了灘涂以后,不用等著退潮趕海了,咱家養了泥螺、蜆子、蟶子,養到過年賣個好價錢。平日趕海撿的就當掙外快了。茵茵啊,你回去和親家母說,咱家欠的錢,年前就能還上一部分。正月里物價貴,賣得好還能再還一些,不會拖太久的。”
徐茵忙道“錢的事不著急,慢慢來好了,灘涂養殖要能做起來,以后的生活會越來越穩定,好日子還在后頭呢。”
“是呢是呢,我們就盼著有個穩定的營生,趕海總歸是老天爺賞飯吃,風和日麗的時候覺不出什么,遇到臺風天就知道吃這碗飯有多難了。”
通過聊天,徐茵總算搞明白了后海村擁有的海鮮品種
就一些趕海易得的小海鮮,比如蝦米、泥螺、蟶子、蛤蜊、沙蟹、海帶、紫菜等。
價錢倒是便宜得很,一塊錢能買不老少,曬了干囤著能吃很久。
其余像她想要買的鮑魚、扇貝、大對蝦、梭子蟹等統統沒有。
別說她有錢買不到,后海村的漁民也不常見到,見到了也是稀奇地圍觀看幾眼。
“”
好家伙這哪兒像海邊嘛,感覺像靠了個假海。
是她天真了,聽到靠海就以為什么海鮮都有。
話說回來,主要還是太窮。
要是有漁船當然,不是那種只能在海灣口打轉的小漁船,是那種不懼風浪、能跑遠海的大漁船,想吃的那幾種海鮮還不是應有盡有
這么一想,徐茵又精神滿滿了。
“大娘,上回說的漁業組織籌建得怎么樣了漁船買到了嗎”
她可還是名義上的股東呢。
雖然出資不多、占比不高,那也是股東,有權利關心自個投資的生意。
“巧了,昨天去鎮上擺攤,聽到有人在說這事。”李母撫掌道,“遠洋船聽說已經買好了,出海好像定在下個月初。”
“我也聽說了。”李家的大兒媳炒了碗黃豆端過來給徐茵當零嘴,順口接道,“但跑遠洋,沒那么快回來的。說是起碼兩三個月,沒準年底才回得來。不過年底回來也好,正好分年貨。”
徐茵愣了愣“分年貨”
“是啊,咱們村支書的兒子也入股了,前不久去打聽回來說頭一年沒錢分,但多少會分點東西,那也就捕回來的海貨了。”
“”
這么說,她年底就有大魚大蝦大蟹吃了
哦也沒白跑這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