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找了個人流量比較大的廣場,周邊和她一樣擺地攤的人不少。
她往地上鋪了張藍底印花的粗布,把香菇、木耳、筍干等山貨放左邊;海帶、蝦米、紫菜等海味放右邊;中間擺上幾壇水果罐頭和古方紅糖。
罐頭、紅糖是系統倉庫里除米面糧油以外囤量最大的,做人情送禮用不了多少,摻著賣一些,回籠點現金。
頭一天,圍觀的人比買的多。
一開始買最多的既不是海味也不是山貨,而是紅糖和水果罐頭。
距離廣場不遠有兩所醫院,病患家屬經常來這兒淘點新鮮吃食,紅糖和罐頭又是時下流行的探病手信。
但漸漸的,眾人目光落在了山貨和海味上。
桐城地處平原,鄉下人除了種糧食,也會養點雞鴨、種點蔬菜再就是捕點河鮮挑到城里來賣,山貨、海鮮之類的還真不常見。
難得看到有人擺攤賣這個,甭管是不是誠心買,都會好奇地問問價錢。
“這是什么海帶價格倒是便宜,問題是怎么吃呀”
很多人不認識海帶,徐茵教了吃法,這些人就稱了一些回去燉仔排。
香菇、木耳、筍干等山貨賣的還可以,不到九點,拿出來的就賣完了。
竹蓀、紅菇定價高,暫時沒人光顧。
徐茵也不著急,賣不掉就帶回去給嫂子煲湯用。
第一天收攤,徐茵扣除成本后賺了小五十。
回去時帶了只脆皮烤鴨,讓嫂子蒸了十幾張近乎薄如蟬翼的面皮,切了兩條黃瓜絲、大蔥絲,調了碟秘制醬,教大家吃片皮鴨。
豆豆吃得滿嘴都是油,晚飯后出去消食,迫不及待地和小伙伴分享片皮鴨的美味,不久,樓道里響起各家皮小子挨揍的動靜。
徐茵“”她真沒想要挑事。
第二天,她還沒鋪開粗麻布擺出山貨、海鮮干,就被附近的居民團團圍住了。
“小老板,昨天的海帶還有嗎我要兩斤,蝦米也要一點,筍干、香菇都來一點,買這么多能便宜點不”
“小老板,我也要兩斤海帶,再給我稱半斤小醉蟹。”
“小老板,昨天的泥螺還有嗎有沒有再大點的我送人用。還有這個蟶子干怎么吃煲湯炒菜都行那不錯,來兩斤。”
“小老板,這紅菇怎么賣”
“小老板,”
徐茵有點懵“”
發生了什么
原來,昨天在她攤位買了山貨、海鮮干回去的人家,當晚煲湯來吃,覺得鮮美無比。
想到這些東西平時很難得,干脆多囤點,反正不是干貨就是腌貨,耐放。于是起了個大早特地來候著。
這些老客戶就是活廣告啊,帶動其他路人也跟風搶購起來。
看得其他攤販眼熱不已。
才來一天,就成了市心廣場人氣最旺的攤子,誰不眼紅
可有什么辦法人家擁有整個廣場獨一無二的商品,降價搶生意這招拿出來都不好使。
幸好這丫頭帶來的山貨、海鮮干數量有限,第四天賣完就說沒有了,要是長此以往,他們的生意鐵定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