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著難得有跟王爺面對面探討農事的機會,徐茵干脆把知道的都說了
“棉花也是,它喜陽抗旱,不適應這里的氣候地理,與其費勁伺候也折騰不出產量,倒不如種甘蔗呢。”
“甘蔗”
燕恪瑾不止一次聽她提到甘蔗,只不過上一次是經燕七的口聽說的。
徐茵想了想說道“我是從一本雜書上看來的,說海外有種叫甘蔗的作物用途很廣,本身是味防病健身的良藥,榨得的汁能制糖,榨完汁后的渣是造紙原料,葉子能漚肥,頭部能循環種植甘蔗
我看書上描述的生長環境,跟南蠻沒多少差別,就想著能不能在這里找到。要是能找到,批量種植批量產糖造紙,想要多少布匹換不來,您說是吧”
“哪本書”
燕恪瑾似乎對她口中那本記載著甘蔗的雜書更感興趣。
徐茵一臉無辜“當時跟我五妹慪氣,撕了。”
原身確實撕過一批書,那是在得知太師千金被賜給新太子當太子妃后,給氣的。
反正她跟府里的姐姐妹妹關系都不好,那天五妹確實在場,想來是去看原身笑話的,就扯她當個擋箭牌了。
燕恪瑾深深地看了她一眼,能從一本雜書里看出這么多東西來的人,會做出撕書的事來
他不信
可她不愿意說,他也不勉強。
“你說的甘蔗,本王會派人去尋。”
今兒他來,主要是為曲轅犁一事,她答應的如此爽快,他卻不能拿的理所當然,除了把那座三進宅子劃到她名下以外,還給了她一張金票。
燕恪瑾離開后,徐茵拿著金票翻來覆去地看。
“原來銀票和金票的區別,僅在于寫的是紋銀還是黃金,票本身沒啥區別啊。”
在燕華,金子和銀子的兌率是十倍,一兩黃金等于十兩白銀。
這張金票面值一千兩黃金,折合紋銀一萬兩。
徐茵喜滋滋地彈了彈金票,瞬間又有錢了耶。
馮嬤嬤擔心她又像之前那樣大手大腳地花,忍不住提議
“姑娘不如去購置些產業。”
產業
徐茵不禁想到各類工坊。
甘蔗還沒尋到,制糖、造紙先放一放,但養殖業可以搞起來了。
蠶寶寶吐絲后能紡絲、織絲,有了絲綢就能制衣,這些都需要工坊。
雞鴨鵝豬也可以大規模養起來了,糞便能漚肥,肉類除了新鮮吃還能加工成香腸、肉松、肉脯、肉丸同樣都需要工坊。
哦對了,百桂郡與百越、閩越兩郡一樣臨海,海鮮養殖也可以搞起來,這么一來還需要建座海產品加工廠。新鮮海鮮銷路窄,制成干貨就能遠銷中原、北方。潛在的市場大著呢
開廠子需要地,完了建造是筆大頭,之后還有工人工資、工具、材料等各項開銷,總之前期基本是純投入。
這么一算,一千兩黃金還不知夠她開幾個養殖場和工坊的。
先這樣吧,等這些產業都理順了,相信甘蔗也該有眉目了。
實在不行,偷偷從系統倉庫里挪些甘蔗頭出來培植,反正制糖和造紙是一定要上馬的。
等到那時候,南蠻一準成為全燕華最受矚目的封地
皇帝不疼這個兒子,她來疼
咳她只是看在初戀那張臉的面子上。
聽完徐茵的計劃,馮嬤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