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早餐,和豆漿最搭的還得數油條。
府里有個老家臨海郡的大廚,擅長炸物,徐茵就和他說了油條的做法。
次日的早膳桌上,多了一道現炸大油條,咸香酥脆。
不論是直接吃或是掰成小塊放咸豆漿里都很不錯。
燕恪瑾吃得心滿意足,手一揮“賞。”
徐茵抽了抽嘴角,得虧家里有礦,還不止一個,否則照他這樣的賞法,家財萬貫也遲早被他敗完。
豆漿因為咸甜都適宜,一經推出即贏得府里上下一致好評。
直到豆腐的問世。
嫩豆腐、老豆腐、油豆腐、豆腐皮、豆腐干、豆腐腦不同口感的豆制品,照著徐茵的菜譜做成菜,看花了嬤嬤等一眾下人的眼。
她們跟著王妃有幸當了個試菜工。
這個說“哇嫩豆腐好好吃就著這道什么婆豆腐的,我能干兩碗飯”
那個說“油豆腐燉肉才叫香”
嬤嬤年紀最大,清了清嗓子作總結“除了香干略有點硬,不適合牙口不好的人吃,其他幾種,老奴都喜歡。”
徐茵點點頭“香干適合鹵。鹵透了的香干,軟綿多汁,牙口不好也能吃。”
說干就干,當即挑了幾樣適合鹵的食材,親手調鹵汁,做了鍋香飄十里饞哭人的鹵菜。
次日中午,南蠻各郡的郡守前來送年禮,順便留下用膳。招待他們的便是一桌豆腐宴。
在徐茵看來其實都是家常菜
嫩豆腐做的麻婆豆腐、煎釀豆腐、西施豆腐羹。
老豆腐做的八珍豆腐、火腿豆腐、泡菜豆腐鍋。
油豆腐也做了幾道大菜一道燉肉、一道塞肉、還有一道紅燒仔排。
最讓人味蕾大動的卻是那道要熄不熄的炭火煨了一晚上的鹵味拼盤,香的簡直能把人的魂給勾沒了。
在座的雖不像曾經的百越郡守劉成、閩越郡守王志海那樣貪,但畢竟是郡守,比起轄內百姓,尋常的伙食還是很不錯的,可今日在王府,看到滿桌不認識的佳肴,聞著濃郁的菜香,竟然失態了。
“請王爺恕罪”
燕恪瑾不甚在意地擺擺手“先用膳吧。”
他壞心眼地沒說這一桌菜其實是用他們素日里最瞧不上的秣食豆做的,而是留到他們吃飽以后才說。
前一秒還在回味豆腐宴的美味以及給人的新穎感,下一秒就聽王爺說,此桌菜肴皆是用牛馬等牲畜喜食的秣食豆而做,感覺
這沖擊力定力差一點的險些當場嘔出來。
燕恪瑾冷笑一聲“怎的本王能吃,諸位就吃不得了”
“不敢不敢”
眾郡守連忙下跪。
燕恪瑾重重哼了一聲。
他不說起,眾人也不敢起身啊。
黔中郡守羅世忠顫顫巍巍地說“王爺,不知這秣食豆如何做才變成這樣一桌佳肴卑職覺得,這吃食甚是美味,隱隱還有股肉香。若是不難,卑職想學了帶回黔中,好教導轄內百姓做來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