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恪瑾還是頭一次看到王妃如此厭惡一支外族,剛來燕關時,對韃子都沒見她這么痛恨。
徐茵輕咳一聲“東夷和韃靼族他們不一樣,那是個小島國,島國面積攏共就那么點大,哪天強大起來,那點地不夠他們住了,是不是要向外擴張
我覺得,對付不同的敵人得有不同的方式方法,一味的戰爭不行,一味的議和也不行。次次都議和,這些外族還以為咱們燕華怕打仗,咱就不能給他們這個錯覺,免得以為咱們好欺負。東夷若再搞小動作,咱就滿足它咱有大炮,有海軍,怕他們不成”
燕恪瑾以前也是個主戰分子,否則也不會多次請纓出戰,還在百姓心目中留下了“戰神”的美稱。
這幾年先是被王妃“通商”的提議發現解決外族還有除打仗以外的方法,且這方法還挺好使,雙方和平共處,都得到了各自想要的,妥妥滴互惠互利。
接著又體會到了挖礦的好處,手里有礦,大刀闊斧的搞基建、開工坊都不是夢。
是以,血液里的好戰因子漸漸沉寂。
今兒聽王妃一席話,那刻在骨子里的好戰基因又重新激活了。
夫妻倆協商一致,決定武力解決東夷問題。
議什么和啊,和倭寇有什么好議和的。它要是敢再騷擾東海郡百姓,沒得商量,直接開戰。
當然,戰場不能選在東海郡,戰后重建可不是鬧著玩的。
倭寇不是喜歡海上作戰嘛,調一支偷偷訓練了四年的王府海軍過來,就跟他們海上作戰,有機會直接攻去倭寇老家,讓他們一天到晚想著來騷擾燕華。
“話說回來,燕恪珩每次作妖,倒是都像在給你鋪路。”徐茵擔心燕恪瑾鉆牛角尖,寬慰他,“原本咱們在南蠻待的好好的,他非要把你塞到燕關來,如今,燕關百姓哪個不知道你哪個又認識他要是投票選太子,你肯定高票當選。這次八成是看你在燕關的表現太好了,又想換個坑埋你。好在咱們有火器、大炮,倒也不怕他搞什么幺蛾子。”
這么一說,倒挺像在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似的。
先是南蠻五郡,接著是西北要塞,接下來還要去東海郡和倭寇干架,等打退了倭寇,因地制宜幫當地百姓謀幾樣實用的副業,又能拉攏一撥民心。
東南西北齊活
這不是農村包圍城市是什么
徐茵摩挲著下巴禁不住笑出聲來。
燕恪珩大概怎么都想不到,每一次他挖的坑,到最后都成全了他們,因為坑底有“礦”啊
燕恪瑾也舒展眉宇笑起來。
不過,這么一來,他和王妃要分開一段時日了。
“為何要分開”徐茵聽他這么說,納悶地問。
燕恪瑾皺眉看著她稍稍顯懷的肚子“王妃有孕在身,不宜波折。況且,東海郡具體情況如何還不清楚,萬一沒我們想象的樂觀,忙起來未必能顧料到你”
“不行我要和你一起去”徐茵打斷他,“你去前線指揮作戰,我在后方組織女眷守好大本營。”
這一仗,甭管艱難與否,她都要跟他一起扛過去。
這是她提出來的主意。
且對付倭寇,她盡管談不上經驗,但怎么說也在學生時代看過無數部含抗倭橋段的影視劇、小說,多多少少有點理論基礎。
倭寇陰險狡詐,燕恪瑾又沒有接觸過,她擔心他會著他們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