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茵心里有那么一點點過意不去,就說“回頭我漚好肥,你來挑點回去。”
“不用不用,我家自己有。”
陳雷放下糞桶就跑。
徐茵“”
不要就算了,姐還舍不得呢
這新式農家肥的漚肥法,還是花了500能量點跟系統兌的。
漚好肥匆匆跑回家。
果然,倆口子已經收工了,累得癱在床上,看到她,有氣無力地哼唧
“茵啊,咋還沒做飯啊我都餓得前胸貼后背了。”
“閨女,中午吃啥不會直接煮倆紅薯吧那下午可沒力氣拔草了。”
徐茵差點被門檻絆倒“”
這倆口子真的是不給點甜頭就不愿意干活。
住在上河頭的徐家二老,這兩天聽說了不少有關老三家的事。
“老頭子,你說大家伙說的是不是真的老三倆口子真的不偷懶、天天上工去了茵丫頭也下地干活了聽滿倉說,她力氣比壯年漢子還大,今兒早上還跟前進家的小兒子比賽,說是茵丫頭一刻鐘不到把半壟地翻好了,贏過了一幫小后生呢”
徐老頭抽了口旱煙,起身道“我去老三家看看。”
“還是我去吧,你累一上午了。我跑一趟,順便給老三拿點米去。沒準是揭不開鍋了才想著下地掙工分的”
徐老太還是很了解自個兒子的,邁著小腳到里屋,拿了個小米袋,往里舀了幾碗米。
想想又從豆袋里舀了幾勺黃豆,隨后系緊袋口,揣到自己衣襟里頭,悄摸摸地打開后門,繞了點遠路朝下河頭的小兒子家走去。
倒不是防著村里人,而是擔心住他們隔壁的老二媳婦看到,又該陰陽怪氣罵他們老倆口偏心、偏疼小兒子什么的。煩心。
老徐家和小兒子家隔著一條南北向的小河,中間要跨過一座石拱橋。
橋東頭地勢偏高,所以叫上河頭;橋西頭地勢略低,于是叫下河頭。
三個兒子剛結婚時,都是住老屋的。
后來孫輩接二連三出生,老屋房間不夠住了。
徐老頭就跟他們兄弟仨商量老二、老三到外頭尋摸宅基地蓋屋子搬出去住。大房留下,畢竟他們以后肯定是跟著大房一起過的。
只是批宅基地、蓋房子,開銷可不少,二老沒那么多錢給兩個兒子蓋房,只能說是在能力范圍內貼補兄弟倆一些,多的得他們自己想辦法解決。
這么一來,老二媳婦不樂意了“憑啥要我們搬出去不能是大房搬出去嗎老頭子每個月有工資,老太婆這個年紀也能干不少活,大房是既占屋子便宜又占勞力便宜,哪有那么好的事”
二房死活不肯搬,后來老大媳婦就說“你們不搬,那就我們搬吧搬我娘家那片去。那有個孤寡老人幾年前人沒了,留下兩間屋子,給大隊交點錢,收拾收拾就能住,省的還要托人買磚買瓦,買不買得到還難說,等起好房子不知要等什么時候”
就這樣,徐老大一家搬去了村南角的丈母娘家附近,徐老二如愿留在老宅。
徐老三倆口子倒是挺希望住新房的,于是在下河頭尋摸了一塊地,蓋了三間小平房。
二老心疼小兒子,除了明面上的貼補,暗地里還偷偷塞了他不少錢,好賴沒讓他背債。
徐家二老對小兒子的偏疼,那真是沒話說,可小兒子實在是太懶了,懶到爛泥扶不上墻的那種。否則,徐老頭到年齡退休,肯定是讓小兒子去頂替的。
可這么懶哪行呢。
公家廠子可不比大隊掙工分,在大隊你磨個洋工,損失的只是自己的工分,別人頂多罵你懶。
可廠子里,那是一個蘿卜一個坑定死的,你這崗位不好好干,會影響其他崗位的活、乃至影響整個車間的進度。
與其讓小兒子進廠后因為三天兩頭遲到早退被開除,那還不如讓老實本分的老大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