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竹村不大,一塌刮子也才四五十戶人家,幾乎家家都養著雞。
徐爺爺騎著三輪車跑了一圈,從村頭問到村尾。
徐家抱錯女兒的事,村里人都知道。
畢竟當初徐定安找上門的時候,陣仗老大了,一溜豪車齊刷刷開到村口,引得村里人都出來瞧熱鬧,一來二去,誰還不知道這事啊。
擱平時,那幫愛打聽別人家事的老婦、小媳婦,早就抱著針線笸籮上門打聽了。
偏偏徐衛國那時候查出了癌癥,惡病抱錯雪上加霜啊
誰敢這時候來徐家打聽萬一把人氣出個好歹,豈不成她們的罪過了。
于是好奇歸好奇,愣是憋著沒拿這個八卦到處嘮。
此刻見徐老爺子上門買小雞,才順勢問起他家的情況。
得知徐衛國手術成功、認回來的親孫女不打算再回海城,以后留在家里養雞了,好奇多時的八卦心得到了充分滿足,大方地表示
“要什么錢啊直接抓去大不了明年你家母雞抱窩孵雞崽時,還我兩只小雞崽就行”
誰都不肯收錢。
徐爺爺只好先帶著雞回來了。
這一批都是三月份孵的雞崽養到現在的,差不多有三個月大了。
還有一籃種蛋,是問那些既養著母雞也養著公雞的人家家里挑的。
“你再檢查檢查,應該都是種蛋,我一顆顆看過來的。”徐爺爺把籃子遞給孫女,無奈失笑,“都不肯收錢,說是明年開春咱家母雞孵小雞了再還他們也不遲。”
徐茵“那我明天蒸幾籠點心,謝謝他們”
次日清晨,路邊的青草還沾著露珠,徐茵就騎著摩托去了趟鎮上菜市場,買了一條黑豬的豬腿肉回來,剁餡和面,包起了包子。
除了純肉餡兒的,還包了筍干豬肉餡兒的。
要問徐家什么最多,除了竹篾、竹制品就是筍干,且都是曬得極香的嫩毛筍,剁成丁與豬肉一起和餡,鮮香脆嫩。
徐茵用家里自己編的竹蒸籠,蒸了好幾籠,下午兩三點光景,由徐爺爺領著,給各家送包子當下午點心。
一家兩個肉包、兩個筍干肉包,順便認個門、熟個臉。
所謂吃人嘴軟,吃了徐茵送去的包子,味道還這么好,大伙兒哪還會在背后瞎議論什么。
以前徐悅在的時候,可從來沒請他們吃過什么。
相反有幾家嬸子,在徐悅小的時候,經常塞糖給她吃。結果上個月被親生父母接走了,坐上豪車出村時,看到她們,連個招呼都沒打。
倒是徐茵,認回來沒幾天,就來給她們發包子了。
這么實誠的孩子,誰不喜歡
“茵茵啊,以后有什么事,盡管上門來,別客氣種蛋夠不夠不夠嬸子再給你挑幾個。”
“茵茵,你爸身體怎么樣出院還要不少時間吧家里有什么重活要干的,跟我說,我讓你叔叔去幫你。”
“茵茵,聽說你打算在山上養雞,那雞舍呢也搭在山里需要人手喊一聲。”
“茵茵,”
徐茵“”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