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人做飯手藝都不錯,能把自家種的、山上采的簡單食材,添上一勺他們自己熬的豆瓣醬或是雞樅油,就是一道美味料理。
何況徐茵怎么說也是剛認回來的親生女兒,哪舍得她天天鉆廚房、蹲灶臺啊。
因此,平時很少輪到徐茵下廚,早飯一向是起得最早的老爺子做的,中午晚上的灶臺屬于徐媽的天下。
今兒大家伙高興。
老爺子索性提議“那咱們就一人出一道菜,茵茵做紅燒肉,衛國媳婦煲雞湯,我炒個蒜蓉茄子,衛國你就做道拿手的涼拌三絲吧我再去打壺酒,今兒咱一家子痛快喝一盅。”
徐衛國幽怨地瞥他爹一眼“爹,你怕不是忘了你兒子我喝不了酒”
“哦是給忘了哈哈哈哈”
“”
最后,一家人喝的都是徐茵拿出來的藥酒。
徐衛國陪老爺子喝了杯具有強身健體功效的人參枸杞酒,徐茵陪她媽喝了一盅美容養顏的八珍酒。
幾個小世界穿下來,別的不說,單是釀酒的配方、材料以及釀好的成酒就占了系統倉庫不小的空間。
所以這一世,她不打算釀酒了,幫爸媽打理竹山、網店之余,享受幽靜平和的山野生活,閑時編編竹器、泡泡溫泉也很愜意。
吃完這頓類似慶功宴的小家宴,老爺子和徐爸再次激情昂揚地投入到竹編中。
這回不需要徐茵時不時給他們加油打氣了,他們自己就篤定相信網店確實有生意
不僅有生意,而且比以前他們累死累活挑去外頭賣的傳統生意,更加有賺頭
爺倆高漲斗志,精氣神前所未有的飽滿。
馮翠琴也繼續忙里忙外、幾乎一刻不得閑,但氣色較之以前更好了。
村里人不知內情,以為是徐衛國的病治好了,這個話題也就不再成為禁忌了,看到她會停下來關心幾句“翠琴,你家衛國身體徹底康復了吧”
“是啊康復了我這心呀,總算放下了。”
“難怪你最近氣色這么好人逢喜事精神爽啊”
“可不是嘛,哈哈哈”
徐媽打死都不說最近精神氣爽,是因為她憑自己的勞動,給家里創收了4500元。
每次想到這個數字,她就斗志昂揚、精神煥發。
“對了翠琴,你家老爺子最近忙什么呢”其中一個村婦問,“最近我路過你家門口,經常看到他在編竹篾,你家是不是拉到大單子了”
村婦們好奇很久了。
以前徐老頭嫌編的笸籮、竹籃賣不上價,寧愿騎著他的舊三輪,去鎮上拉客。
生意好的時候,一天拉五六趟,倒也能賺個十塊,比編竹蔑有賺頭。
最近卻沒見他出來過。
不止徐老頭,徐衛國也一樣,病好了以后,沒見他挑著竹編去鎮上、城里賣了,而是和他爹一樣,坐屋檐下編個不停。
這不去賣,光編有什么用啊
還是說,徐家拉到了哪個廠的大訂單回頭廠家會派車來拉
這么一想,大家就圍著馮翠琴問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