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茵若知道孫母此刻的心思,一準送她三個字想屁吃。
她一路順利地抵達城外族山。
到山腳時日頭西斜了,茶山還要翻過兩座山才到,到了以后再準備晚膳,就太晚了,徐奎便來征求姑娘的意見,今晚不如在山腳徐家村的村長家借宿。
徐茵沒意見,順嘴問“這個村也叫徐家村”
“是的姑娘。”徐奎說,“這個村里的住戶,有的祖上與徐家沾點親帶點故,有的受過老太爺的恩惠,愿意幫徐家守祭田、族山。老太爺就出資修了祠堂、拓了車馬道,他們感恩于老太爺,就把村名取為徐家村。”
“原來如此。”徐茵了然道。
徐家村的徐,是老太爺的徐啊。
徐奎去了不一會兒,就回來了。
跟他一起來的還有徐家村的村長。
“見過姑娘”
村長算是徐家的族人,只不過隔了好幾房。
此前,原身父母下葬,除了老管家父子倆,他是出力最多的。
只是原身自從收到噩耗起,一直沉浸在父母雙亡的痛苦中,對這些人的付出,并未看在眼里。
倒反而鳳城孫家給她修了幾分信,由孫志謙執筆、聲情并茂地寬慰了她一通,就感動涕零,覺得姑母是個好人,一顆心靠向了孫家。
徐茵心下逸出一聲嘆息,鄭重朝村長致謝“我爹娘入土那日,還多虧村長攜各位叔伯幫襯。今后,各位若遇到什么難處,盡可來找我,能幫的我一定幫。”
村長憨厚地笑答“姑娘嚴重了老爺、夫人在世時,都待我們不薄。更不說老太爺還有恩于我們,只是出一把子力氣罷了,姑娘無需放在心上。”
徐茵心想村長為人倒是不錯,往后有什么活,可以通過他發布。
要把柴山清干凈、種上香料,前前后后需要不少幫工。
這么尋思著,去村長家借宿的路上,徐茵索性提前知會了村長一聲。
“姑娘的意思是,想自己種香料這香料在咱們這兒也能種”村長驚奇不已。
他知道徐家歷來是做香料生意的,但徐家賣的香料,聽說是從很遠的地方運來的,有些據說還在海上漂了數個月。
如今聽姑娘的意思,還能自己種,真的假的那徐家此前的歷代當家人怎么不自己種
徐茵聽出他語氣里的懷疑,淡淡一笑“我此前很少經手家里的生意,卻對香料種植有幾分興趣,父母尚在時,我就和他們提過,他們答應等襄城回來,就陪我來茶山住一段時間,規劃香料種植區,只是沒想到”
村長聞言,嘆了一聲“天有不測風云啊”
既如此,他自當全力支持姑娘的提議。
“姑娘放心,您需要我們做什么,只管吩咐。咱村田地不多,主要任務就是守著祭田和族山,最近又是農閑,大伙兒都沒什么事做,姑娘若需要人手,盡管開口。”
“我還真需要人手。”徐茵沒同村長客氣,“我想把茶山附近那座柴山清理出來種香料,您幫我雇些人來,工錢比照城里的短工。”
見村長擺手拒絕,徐茵繼續道“您聽我說,往后我這里需要一直雇人,又不只是忙這一天兩天的事。大伙兒愿意來幫我,我已經感激不盡,工錢是一定要給的,否則我讓徐奎去城里雇短工啦。”
徐茵這一招,用遍各個小世界,堪稱無敵手。
這不,村長失笑地應下了“那我替大伙兒多謝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