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剛坐回小板凳,就有生意上門了。
“老板,這莧菜多少一把”
買菜的大嬸不僅要了把莧菜,瞧著這攤上的黃瓜、番茄賣相也很不錯,各稱了一點。
這個點來買菜的大多數是上班族,下班路上順便提點菜回家做晚飯。
這一片就這么一處允許擺地攤的夜市,人來人往生意還是蠻不錯的。
只是賣菜的攤子也多,徐婉萍不求一家獨大,只求能把每次拉來的菜賣賣完。
家里又沒大型冷藏柜,賣不完就只能拉去夜宵場子那邊打折處理。
否則這個天氣放到明天就徹底蔫了黃了,打折都不一定有人要。
“今天生意比前幾天好多了,不到五點就賣掉了一半。”
又送走幾個買菜的顧客,徐婉萍擦了把汗,滿足地笑道
“五點半過了以后還會有一波人來,今晚這半車菜肯定能賣完。”
“媽你喝口水。”徐茵遞了瓶礦泉水給她。
徐婉萍擺擺手“你喝吧,我不渴。”
說不渴是假的,招呼了那么多顧客,嘴巴都說干了。
可她今天出門忘記帶水壺了,礦泉水要兩三塊一瓶,她哪里舍得喝,反正過個把鐘頭,菜就賣完了,回家就能喝。
徐茵擰開瓶蓋塞到她手里“渴了就喝,不然賺錢有什么意義”
“”
“你女兒真孝順”來買菜的顧客順嘴夸了句。
徐婉萍聽了心里熨帖熨帖的。
哪怕女兒平時經常和她頂嘴,尤其進入青春期,母女倆沒少吵架,但這一刻,她也覺得女兒是孝順的、貼心的。
“隔壁的侯奶奶總說讀職高沒用,但媽還是決定供你去讀。”徐婉萍毅然道,“甭管以后有沒有出息,在學校多待三年,總比現在就找工作上班強。”
女兒成績差,中考加上體育才考了250分,除了一所三流職高,實在沒別的學校可以去。
小區里幾個常在她這里買菜的鄰居老太太,從隔壁侯老太那兒得知了她女兒的成績,不止一次勸她給女兒找個工作算了。
“小徐,不是我們幾個老太婆見不得你女兒好,實在是讀職高沒什么意思,混個職高文憑你以為就能找著好工作了跟初中畢業差不多的,一樣難找。否則為什么那么多人要考去那什么985、211的大學,說白了就是工作越來越難找。還不如現在工作,三年下來還能積攢點工作經驗,讀職高就是把錢扔水里,也就名氣上好聽點。”
“是啊小徐,你看你賺點錢多不容易,起早摸黑、風里來雨里去的,女兒讀書好,那當然咬著牙都要供,可就這點分數,真沒必要。”
徐婉萍也一度糾結過,要不要供女兒讀職高。
可是想想女兒才十六歲,即使小學比同齡人晚上了一年,上個月滿十六周歲了,可現在就進社會,萬一像自己當年一樣被人花言巧語幾句話就哄得早戀、早婚了怎么辦學校里好歹還有老師看著,社會上可就復雜了。
思來想去,徐婉萍還是決定供女兒讀職高。
大不了她多跑幾個場子擺攤,三年學費總歸能掙回來的。
“媽你放心,我會努力的”徐茵握爪表態,“職高一樣能上大學,我會努力追趕,爭取三年后上個好大學。”
徐婉萍渴得實在忍不住,剛喝了一口水,差點被這話嗆到。
“”
初中學習了三年,差點連職高都上不了,最后勉強進了一所分數線最低的,且還是擦著投檔線滾進去的,還想指望三年后考個好大學
女兒怕不是對自己250的分數有什么誤解哦去掉體育的30分,茵茵啊,你其實才考了220。
可怕打擊到她,徐婉萍強忍著沒說。
算了,有上進心總歸是好事,哪怕這上進心有點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