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到老太君的正院時,她遠遠看了眼西院方向二房的住所
好嘛亭臺樓閣的柱子、木質頂,一看就是新漆的,鮮艷的色澤在陽光下都反光了。
再看近處的幾座院落,白墻青瓦,干凈亮堂。
如此白凈的墻面,一看就知道經常粉刷才有的效果;
瓦片也齊齊整整,不像大房,方才路過某座小院落,差點被貓帶下來的碎瓦片砸到頭;
院落四周的花花草草,也都修剪打理得很清爽。
徐茵的垂下眼瞼,一一記下東西兩院外部環境、設施方面的差別對待。
屋里的擺設,包括夏天的冰、冬天的炭,她暫時還沒去看過,等調查完以后再做評價。畢竟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嘛。
“孫媳來遲了還請老太君見諒”
一進正院廳堂,徐茵先給上首座的老太君請安。
請完安給老太君敬了茶,老太君笑呵呵地打量著她,露出滿意的神色,把事先準備的一對祖母綠手鐲,套到了徐茵手腕上,另外還給了她一個厚厚實實的紅封,不曉得是銀票還是地契。
接著給到場的女眷長輩敬茶。
引領的婆子在一旁依次介紹
“這位是二夫人。”
徐茵哦,男主的親媽。
“這位是三姑奶奶。”
徐茵哦,老太君嫁在本地的女兒。
“這位是明夫人。”
徐茵哦,老太君的侄女。
敬了一圈長輩,收了一圈見面禮,不外乎都是從身上摘下來的心愛飾物。
接下來輪到平輩。
她因為是長孫媳婦,在場的平輩女眷都得尊呼她一聲“大嫂”,所以,是她們給她敬茶,她給她們見面禮。
見面禮是徐母事先準備好讓陪嫁丫鬟帶來的,就怕這個倒霉女兒不懂京中這些禮節,鬧出笑話。
用不著徐茵操心,她樂得輕松。
認識了在場女眷,徐茵發現自己婆婆不在。
許是看出了她的疑惑,老太君神色淡淡地開口“昭兒的母親”
“母親”
這時,一名容顏憔悴的中年婦人匆匆趕到,呼吸間還帶著微喘。
“兒媳來晚了,請母親恕罪。”
“嗯。”老太君似嘆非嘆地應了一聲,“知道的曉得你是在為昭兒祈福,不知道的還當你不待見昭兒的新婦、故意晾著她呢”
“兒媳高興都來不及,怎可能故意晾著茵茵。”
鐘敏華沒等徐茵敬茶就主動接過去一口氣喝了,然后把一個摩挲得很光滑的小葉紫檀木匣子塞到徐茵手里,眼含歉意道“好孩子,今兒是我不對,回頭娘親再補你一份歉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