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好笑地說道“這次來看演唱會,說白了你們就是陪我來的,我送你們一點禮物很正常啊。”
李旭每次出差回來都會送東西,不過都沒這么貴,大多都是吃的用的。
趙欣見他們爭來爭去的,笑了笑,說道“收下吧,這臺電腦的成本不會超過800塊錢,其實也不算很貴的禮物。”
一個只能用來看視頻和做簡單文檔的電腦,它的所有配件加起來確實是不會超過800,可是它的售價卻賣到了4500。
周澤奇怪地問趙欣道“你怎么會知道電腦配件的價格”
趙欣回答道“我去參觀華為研究室的時候看了一些資料,800可能還是比較多的預算。”
顧飛揚忍不住驚嘆道“一個電腦的利潤就有三千多塊錢,電子產品的利潤也太高了吧,比我們做餐飲還高。”
大家普遍的認知是覺得做餐飲的利潤很高,可現在一對比電子產品的利潤,餐飲的利潤簡直就可以忽略不計了。
趙欣笑了一笑說道“我說的是配件成本,沒有算研發成本,而且還有品牌附加值,現在又要加上明星附加值,這些附加值加起來也有不少錢了。”
隨后趙欣就問李旭,“這個代言你們談到了多少”
趙欣是新旭的股東,但新旭一開始就不涉及明星藝人的經紀事務,而且趙欣的工作重心已經不在新旭上了,她頂多就幫忙處理一些棘手的問題。
李旭若有所思地看了趙欣一眼,然后坦白地說道“我現在國際的代言大概是2000萬,這個代言應該也差不多是這個價格。”
李旭從來沒有透露過自己的收入,大家突然聽到李旭一個代言就有2000萬,都不禁咋舌。
李旭見狀給他們分析道“聽的是很多,但這是三年的代言,算下來一年就只有600多萬,可是我要去借服裝,要做造型,還要付各種團隊的費用,除去所有的費用,還有公司和經紀人的抽成,我能有10的收入就不錯了。”
10也就是近200萬,這也比普通人賺的錢要多得太多了。
李旭沒有說的是團隊的費用除去的只是一個代言的費用,團隊是可以共用的,也就是說第一個代言他能有200萬,其余的代言除了繳稅和給鄧威的分紅,剩下的都是他的。
李旭合約可以說是明星里最好的,主要是他跳過了所有明星需要投資的階段,而且他的老板是趙欣。
“不是人人都像我一樣可以迅速爆紅,明星的成名前期投入的成本很大,最近鄧總打聽到了時光影視的內部消息,榮子陽目前投入的成本已經有8000多萬,他目前還沒有任何盈利,他還算是紅得比較快的明星了,就是他這個例子,想要回本也要年。”
趙欣笑著說道“不管是什么行業,投入大相應的收入也會很大,李旭不能作為行業內的標準。”
晚上睡覺前,張凌瑄好奇的問趙欣道“你和李旭為什么突然談收入這個話題啊”
“為什么這么問不是話趕話談到的嗎”
張凌瑄搖頭否定道“是你先談了電腦配件的問題這話題才引出來的,我就不信你是無意說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