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堂的院子里,傳來孩子們嘰嘰喳喳的笑鬧聲。48個學生都來了。他們感覺很新鮮。集體勞動居然是包包子
他們是每個家庭寄予厚望的讀書人,田里的活不到人手不足都舍不得用他們,廚房的活更是沒讓他們參與過。
有經班的孩子試探著問道“嬸子,不是說君子遠庖廚嗎我們是男子,還都是讀書人,下廚房是不是不對”現在這些孩子都知道楚清昨天可是殺了人的,沒人再敢造次,可也不敢太親近。
“君子遠庖廚,這句話,出自孟子當中的梁惠王章句上。”楚清一邊剔豬肉上的肥膘一邊說。前幾天聽經班的進度還在論語上,估計還沒涉及到孟子。
“說的是君子要有仁慈的品德,不是讓男人不下廚房哦。”這肥肉太多了,要多割下來些煉油。
來這以后,楚清接觸到的都是豬油,沒見著植物油。豬油都很少很金貴,每次做菜都要算計著用。
“不能吧我聽縣城里的讀書人也是說君子沒有下廚房的”孩子們很疑惑,畢竟楚清是個婦人,能懂什么學問呢
“這句話,是孟子為勸誡齊宣王實行仁術而說的。”楚清邊干活邊說道“齊宣王問孟子“齊桓公、晉文公在春秋時代稱霸的事情,您可以講給我聽聽嗎
孟子回答說孔子的學生沒有談論齊桓公、晉文公稱霸之事的,所以沒有傳到后代來,我也沒有聽說過。大王如果一定要我說。那我就說說用道德來統一天下的王道吧
宣王就問道德怎么樣就可以統一天下了呢
孟子說一切為了讓老百姓安居樂業。這樣去統一天下,就沒有誰能夠阻擋了”
宣王又問像我這樣的人能夠讓老百姓安居樂業嗎
孟子回答說能呀。
宣王說你憑什么知道我能呢
孟子說我曾經聽胡龁告訴過我一件事,說是大王您有一天坐在大殿上,有人牽著牛從殿下走過,您看到了,便問你要把牛牽哪去牽牛的人回答準備殺了取血祭鐘。您便說放了它吧我不忍心看到它那害怕得發抖的樣子,就像毫無罪過卻被判處死刑一樣。牽牛的人問那就不祭鐘了嗎您說怎么可以不祭鐘呢用羊來代替牛吧不知道有沒有這件事
宣王說是有這件事。
孟子說憑大王您有這樣的仁心就可以統一天下了。老百姓聽說這件事后都認為您是吝嗇,我卻知道您不是吝嗇,而是因為不忍心。
宣王說是,確實有的老百姓這樣認為。不過,我們齊國雖然不大,但我怎么會吝嗇到舍不得一頭牛的程度呢我實在是不忍心看到它害怕得發抖的樣子,就像毫無罪過卻被判處死刑一樣,所以用羊來代替它。
孟子說大王也不要責怪老百姓認為您吝嗇。他們只看到您用小的羊去代替大的牛,哪里知道其中的深意呢何況,大王如果可憐它毫無罪過卻被宰殺,那牛和羊又有什么區別呢
宣王笑著說是啊,這一點連我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是一種什么心理了。我的確不是吝嗇錢財才用羊去代替牛的,不過,老百姓這樣認為,的確也有他們的道理啊。
孟子說話很有分寸,他說這沒關系。大王這種不忍心正是仁慈的表現,只因為您當時親眼見到了牛而沒有見到羊。君子對于飛禽走獸,見到它們活著,便不忍心見到它們死去;聽到它們哀叫,便不忍心吃它們的肉。所以,君子總是遠離廚房的。”
楚清給他們講了段故事,這也是她自己曾經較勁的地方。以前她不明白為什么會有這句話流傳下來,就算瞧不起廚師,那古代廚師一般不都是男的嗎后來認真讀過了孟子才明白,這不過是男人逃避勞動的一種斷章取義的說法。
孩子們都聽得津津有味。楚清打發小寶監督他們排隊洗手,他們都很聽話。因為小寶也敢殺人。他們對小寶也很是敬畏。
小寶背著小手,站在洗手池邊上看著,模樣又可愛又認真。
楚清帶領大的孩子和面,讓小的孩子抱柴生火和洗菜。
大孩子們都很懂事,盡量的輕手輕腳不浪費面粉。戰亂之年,糧食價格飛漲,面粉金貴呀。
小孩子們洗菜也很認真,都快把菜葉子洗碎了。
生火的孩子臉上都是黑灰,然后你往我臉上抹一把,我往你臉上蹭一下,打鬧得不亦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