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開工第一天,楚清為了鼓勵工作積極性,給結了一次工錢。雖然加了上個月底的那幾天,也不過才半個月的工錢。但是人人都很高興。
今年農忙,為了能來楚清這里做工,家家都鉚足了勁割麥子,愣是提前了幾天收割完。收割完的第二天就下了一場雨,讓稻田的水分也充足了。
接著就來楚清這里做工,就算賺的最少的人這半個月也拿到了一百多文錢。大伙干勁兒更足了,覺得今年真是個好年頭
計件工資,干得越多賺得越多。多制一個土坯子就多賺一份錢。這比往年去縣城打短工收入多多了。
也不用看主家臉色,也不擔心人家扣工錢,磚坯質量標準規定好的,只要達標就能有錢。在自家村子,也不擔心楚清拖欠或者克扣。
飯食里還能見葷腥,比自家伙食標準還高。這真是賺得最省心的錢了。三個村的村民每天都熱情洋溢的來上工。
快到午飯的時候,三個村的村長都來了,旁邊還跟著兩名衙差。幾人來到磚窯跟前,衙差咣咣地敲銅鑼,把做工的人全給吸引了過來。
“官爺,還是您老說吧,俺們也沒學問,怕說不明白。”吳村長對衙差說道,面上恭敬,心里卻想挨罵的事兒,俺是不開口
“大家伙都聽好嘍”衙差趾高氣揚地喊道,順手又敲了兩下鑼,另一名衙差打開一張公文大聲讀道“邊城重地,民心聚義,天現鐵礦,助民安泰就近徭役,全縣輪換下至十八,上至五十,每戶一丁,為期一月如有違令”
一石激起千層浪,幾百號人議論紛紛,聲浪由弱變強。
“怎么又有徭役了誰家還出的起人哪”
“可不是嘛家家都有服兵役的,地里干活的人都不夠了”
“這可咋辦吶俺家就剩俺爹一個男丁了,剛好五十”
“你說這今年,剛覺得日子有盼頭,就又”
每個人都在說話,這聲浪就越來越大,從剛開始的叫屈,就變成了牢騷、怨憤,語氣也變得越來越激烈。
衙差直朝三個村長使眼色,示意他們控制下場面。三個村長個個無動于衷,一副“看我干啥看我有用嗎”的表情。
衙差氣得罵道“什么就出不起人我看這里就不少人嘛光說沒人沒人的,那你們是啥”
三個村長就斜眼等瞪他,都在心里說,你這不是找死嘛
這話可犯了眾怒了大伙嗷嗷地沖著兩個衙差就開罵了。
老百姓平時看著都挺怕這些衙差的,但是衙差也不過就是給官府打工的,有沒有正式編制都不一定。惹怒了老百姓,挨揍的也不是沒有。
兩個衙差心里也郁悶呢。這事兒怨我嗎又不是我征的徭役,你們發火管屁用
但是人多,兩名衙差也不敢太咋呼,只說“行啦行啦扯別的沒用這是朝廷的意思,縣衙也不過是執行上面的命令。”
這倒是實話。大伙跟這兒爭來喊去也解決不了問題。各家該服役的一個也少不了。
一上午的好心情就這么一下全沒了各家都鬧心起來。雖然說服役只需一個月,其他的徭役也都免了,但是剛才衙差不是說過了么,全縣輪完了再來一圈,還得服役。再說,開鐵礦哪有一個月就完事兒的那不得長年挖礦
還有,這徭役就是無償使用勞動力,這些服役的人不但得干活,還得自備糧食。以往服役,官府有時也每天發放一頓飯,也就兩個窩頭,主要還是靠自己帶干糧。但是新皇登基這幾年,戰事不斷,官府都不給發干糧了,全靠自備。
這種修橋鋪路、采礦挖煤的徭役,又苦又累不說,每半月才給休息一天。每次服完役,人就得脫層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