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王英明。”長風恍然大悟,心頭余慮瞬間打消;趕忙拱手一拜,奉承道“說不定父王還可以活捉了蕭石竹,逼他交出九幽國呢屆時,我們讓他重操舊業,當他的狗監去吧。再把鬼母賣到青樓去,讓他蕭石竹一輩子活在內疚和悲哀之”。
“對,一石四鳥”頗為激動的吳回眼,有一道邪惡之色閃過之時,再次哈哈大笑。
“那是否通知長山。”長風轉著眼珠,在吳回的大笑聲很快冷靜下來,沉吟思忖片刻“讓他暗挑起共工氏族對蕭石竹的仇恨,導致國內亂”。
“嗯,可以。”吳回聞言收起笑容,起身踱步幾圈,若有所思的道“但一定要小心,長山可不是那么可靠的鬼。最好從長琴留給蕭石竹的我們的族人里,再挑選幾個可靠的族人去辦此事。”。
說話間,他想起近年來,長山的一些反常舉動;如此鬼經常不在家,或是經常找不到他的行蹤。
沒鬼知道他去了哪里,見了什么鬼,又做了什么事。
吳回沉思著走到殿門后,負手而立;望著殿外荷池愣愣出神片刻后,悠然道“此事還是讓長生去做吧。”
蕭石竹一行鬼,走走停停走了半個月,才來到風暮郡的石竹城。
自從陸吾被調到玉闕城后,此地交給了欽原在打理。雖說欽原原是一名武將,但追隨蕭石竹和陸吾時間不短了,言傳身教下也略懂一些治民之道。短短一個月內,石竹城被他治理的有聲有色。
城桃柳成行,高樓瓦屋下紅綠相間。已由初建時期的兩條大街,擴建為四條大街。也有一半屋舍,從之前的木樓換成了磚瓦結構。
車馬粼粼,人流如織的道路兩邊,店肆林立。各式幌子旗簾,正迎風卷飄。門頭兩邊各種燈籠也是應有盡有;什么白帽方燈、紅紗圓燈、六色龍頭燈、走馬燈、蝴蝶燈和二龍戲珠燈等等,一一俱全。為石竹城,點綴升平。
國內外各地商旅也從四面八方,絡繹不絕的涌來,讓這城更是熱鬧,一點也不亞于玉闕城和小虞山城。
而在城北梅子嶺余脈南麓山坡,走過一條被楓林環抱,草茂花香的短短曲徑后,來到半山的一汪清泉邊。水布滿了圓乎乎光溜溜的鵝卵石,在七色的水光的映襯下,猶如珍珠散盤。清澈的泉水,正是在鵝卵石下涌出,淺吟低唱。
泉邊建有一座三進小院,園隨地勢高低筑臺,再在臺建屋;這正是石竹城的府衙。
但這院,卻一座府衙該有的無富麗堂皇,更無金碧輝煌;除了簡單之外,剩下的還是簡單。
大門只是刷了一層紅漆,連門釘都沒打一顆;門口有兩尊大石狻猊,左側有張貼公告示的“宣裔榜”,右側有堂鼓。
門后一進院,只有府衙廳的公堂;兩側有廂房,一側是刑罰人犯的刑房,一側是資料檔案的存庫。公堂后面是官員休息室,再后面是府花園,正是欽原往日休息的地方。
有所的屋子,除了存庫用才還算好一些外,其他都是用一般的木料搭建的,磚瓦用的也是一般的普通青瓦。連院墻,也是用土坯搭建的。
蕭石竹才到石竹城,住進了府衙,看著這簡陋的府衙便暗暗惱怒,不由得查起了賬本;不查還好,一查之下令他汗顏。
原來府衙的簡陋不是因為陸吾和欽原私吞了筑城資金,而是他們深知五郡初定,到處都需要錢財,不好意思再向蕭石竹伸手,于是把建造府衙的錢,劃出一半去給石竹城的百姓修路蓋房去了;所以才有了眼前石竹城的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