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十幾丈,過了苗寨西面那道高大堅實,且門頭上掛滿各類獸骨的粗獷寨門后,就進入了祥和寧靜的寨中。
踩著青石鋪成的路面,朝著寨子正中而去,隨處可見穿窄袖、大領的對襟短衣,下身穿百褶裙,走起路來便是飄逸多姿,婀娜動人的三苗女鬼們,正在自家屋邊的石磨前推磨,或是在古老的木制紡織機前紡線、織布;少女們則用從山中采來的草葉靛將土布染成后,在上面開始了繡花。而男鬼們匆匆來往于寨中寨外之間,背回大架大架的柴禾,或是才采摘的新鮮瓜果蔬菜。
諸鬼臉上都透著和藹,并沒有傳說中的野蠻和嗜血。
蕭茯苓好奇的左看看,右瞧瞧,走走停停對什么都有興趣。那壯漢也沒催促,反而耐心的給她解釋著什么叫單色繡和彩色繡,以及蠟染。
不過幾百丈的路程,足足走了近一盞茶的功夫后,他們才來到了寨子正中處。
但見那兒有一片方圓一里的圓形廣場,四周八方上,各自立著一根三鬼才能合抱住的三丈高石柱,身披七彩布條無數,頂上都各自安放著一個猙獰的牛頭骨。
不少三苗老鬼們,三三兩兩的結伴而坐在廣場邊上,吹奏著蘆笙、芒筒,用古老的苗語,輕聲低吟著三苗代代相傳的創世歌和先祖歌。
而在廣場正中處,矗立著一棟下層呈平面四方形,有著三重檐歇山頂屋面,頂上覆蓋小青瓦的鼓樓。
整座古樓都是利用逐層內收的粱、枋、瓜柱、檐柱支撐挑出屋檐。無一釘一鉚,全是攆橫穿斜插,銜接緊密且又牢固。其用料粗大,結構嚴謹又工藝精湛,縱然經風雨千百年,依舊巍然不倒。
那個三苗壯漢帶著他們從南面那門上掛著上書上書“風調雨順”四個大字匾額的通道進入樓中,在樓中站定。但見頭上頂部有兩根粗大筆直的杉木作主梁,搭成了十字撐起了樓頂。梁下正中處地上設有直徑五尺的圓形火塘,周圍以十六根合抱的外環金質檐柱為襯,柱間放置著四條長形大板凳環在火塘邊上。
借著火塘里忽暗忽明的火光可以看到大樓北面深處,置放著一面磨盤大小的獸皮大鼓,四周金柱上還掛滿了長短大小不一的無數牛角。
坐在北面長凳上的是一個皮膚古銅的中年人魂;身長七尺的他頭頂挽著發髻,穿著自家紡織的無領右開襟亮布衣,直筒大褲管亮布褲。腰間掛著的除了號角,酒葫蘆外,還有一柄守在獸皮刀鞘里的彎彎腰刀。
在他下方左右兩邊,分別坐著一個男鬼,其中一個雖然身材干瘦,卻長得干練精明,臉上一雙銅鈴大眼炯炯有神;不住的的打量著蕭石竹他們。
另一個有點駝背,身著鮮艷的紅衣,臉上用涂料畫出花里胡哨的圖案,手中杵著一根身上爬滿青藤,彎彎曲曲的木杖。
應該正是這個苗寨的苗巫大祭司。
“回榔頭。”三苗壯漢面朝坐在北面的中年人魂,單膝下跪后垂首道“九幽王帶到。”。
創世歌是一種很古老的神話故事歌,主要是敘述天地日月的起源,萬物的產生。
祖先歌主要敘述三苗的產生,民族的來源和遷徙。
在嘯風平原東南面,走過四里寬的海溝,就到達了云夢洲西南邊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