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在她脖上,直垂到胸前的是一塊包銀邊玉形如鎖片飾物。使得她雍容華貴間,也不失天真可愛。
今天是她第一次臨朝理政,雖強撐著保持著面色如常的模樣,可搭在膝蓋處的粉嫩小手掌心里卻因緊張而盡是汗珠。
宮人們在寶座后置起了一道珠簾,請賴月綺在垂下的珠簾后坐下后揚長而去。這是蕭石竹和鬼母一致同意的,但凡蕭茯苓臨朝監國期間,賴月綺便可垂簾聽政。
以防有些大臣對蕭茯苓倚老賣老。
實則是蕭石竹的計策,以賴月綺牽制朝中多數大臣為蕭茯苓立威立信,再用陸吾春云胡回他們這般忠實的老臣們牽制賴月綺,防范賴月綺撇開蕭茯苓而獨掌朝政。
雖說蕭石竹也知道賴月綺不會這么做,但本能還是驅使著他最終下定決心,做了這樣的安排;這或許就是權利綜合癥吧
用人間的話來說就是總有刁民要害朕
方才坐定的賴月綺,就見不禁回頭看向自己的蕭茯苓,眼底還泛點緊張后,賴月綺盈盈一笑,柔聲寬慰道“大膽的去監國,月娘會一直陪在你身后的。”。
這么一句簡單的話給了蕭茯苓無限的信心,也讓她體內的緊張感消散了不少。她微微頜首間重重地嗯了一聲,對賴月綺面露一抹淺笑后回過頭來,凝神注視著站在大殿外的那個鴻臚寺官員。
待到金鞭聲再次響起后,那鴻臚寺官員立馬扯著嗓子,拖著長音地高唱“入班。”后,左右兩班大臣列隊走進大殿,對蕭茯苓和賴月綺行三拜之節后依序站定在蕭茯苓下方。
蕭茯苓放眼望去,臺下人頭攢動,無數雙眼睛里迸射出的好奇目光,齊齊落在了她的身上。
不少大臣她還是認識的,但也有很多面孔對于她來說是陌生的。這些陌生的面孔讓蕭茯苓有些不知所措,坐立不安。
但她性格像極了蕭石竹,萬事皆是要么不做要么做好,雖心有忐忑,卻還是依舊面色如常地環視著臺上諸鬼。
只是在這隨著大臣們站定,瞬間安靜下來的大殿上,蕭茯苓甚至可以清楚的聽到自己胸腔里撲通撲通的心跳聲。
“有事早奏,無事退朝。”立在她身前的女官辰若,當即面朝大臣們朗聲喝唱道。
此言一出,蕭茯苓的心里騰起幾分大臣們無事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