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這個快節奏的城市,想留住過往記憶和所謂的老味道并不容易。
才一起吃過飯的一對夫妻,隔些日子再聯絡或許已是分居;前幾天還是荒野的區,想去放風箏,再臨卻見荒野變大廈,田野小徑已成柏油路;曾經日日去的老店,只病一場再去,就已成了咖啡廳
難得的是許久未來,這里不僅仍是老地方,老中又有了新,那些好的東西、好的味道還在,環境卻變得更佳,入席也更寬敞了。
易記便如此。
蔡藍走進新鮮出爐的新易記,看到廚房和前堂之間隔著的那扇超大的通透大窗時,終于明白觀賞位的意思。
在許多大酒樓、日料店才講究地展示后廚環境、注重大廚與客人的溝通的時代,易記這家老冰室,居然也學會通過這樣的方式拉近大廚、新鮮美食、鍋氣與食客之間的距離。
站在亮堂的前堂打量那扇大窗時,一位靚妹繞出柜臺,用不算太嘹亮的聲音問
“請問有預定嗎”
“蔡先生預訂。”跟在蔡藍身后的ck開口道。
“哦,請這邊。”頂著一頭蓬松短發,幾乎將臉全遮住的少女,立即請兩人入座在觀賞烹飪的絕佳1號位,一邊拿走桌上的訂位牌,一邊問“請問介意拼桌嗎”
小桌雖小,但也可坐四人,蔡藍和ck入座后,仍有兩處空位。
“一會兒還有兩位朋友來。”蔡藍笑容滿面,聲音格外溫柔。
這時家怡從后廚拎了茶出來,一見蔡藍,立即招呼“蔡先生,你來了”
“易沙展今天不上工”蔡藍笑著請易家怡入座。
家怡便也不客氣,坐在蔡藍對面笑答“跪尸案破了,今天在警署的我休息,不過在易記跑堂的我繼續上工。”
“哈哈,恭喜破案,又為香江市民立一大功,了不起。”蔡藍自然知道最近報刊頻報的大新聞。
ck幫三人斟茶,家怡道謝后啜飲一口,蔡藍又問“之前才破了叉燒包案,眨眼又破案,到年終,警隊要頒獎狀給你了吧”
“不知道誒,有就收,沒有就算,我都沒所謂啦。”家怡在這一瞬倒顯得有些憨憨。
蔡藍看著她的眼神反而更親切,大智不外露,才是真聰明嘛。
“對了,蔡先生,我前天在電視上看到你為一個美食節目做嘉賓,就是那個大胃王比賽,還有日本人參加的那個。”家怡忽然想起來。
“是啊,為了拯救叉燒包的聲譽,我們不得不舉辦了這么個吃叉燒包的大胃王比賽啦。民眾們一看選手們肆無忌憚吃叉燒包,吃得那么香那么多,當然就忘記了上一段叉燒包帶給他們的可怕記憶嘍。這么一來,賣叉燒包的商販又活了。
“你救人,我救叉燒包啊。”
蔡藍說到這里,一雙本就不大的眼睛笑得彎成月牙。
“哈哈哈。”家怡被他的說法逗笑,也樂得見牙不見眼。
這時阿香將菜單遞給家怡,隨即轉身去后廚為蔡藍烹飪帝國大鵝。
家怡便充當點菜員,待她帶著蔡瀾點好的菜送入易家棟手中,易大廚立即取了早上新買的現殺大鵝,隔著玻璃窗展示給蔡先生看
“這是我早上為訂菜的客人挑的新鮮放養肥鵝,香江慣常將鵝做成鹵鵝、燒鵝,本店新推出的鐵鍋燉大鵝,烹飪方法卻截然不同。”
這是易大廚的舞臺,他揮刀快狠準,哆哆幾下便將鵝塊切好,又利落沖洗,瀝水再擺盤,盤身微一傾斜,便展示給蔡先生看一系列動作行云流水,格外有美感。
ck忙著在邊上拍照咔嚓咔嚓記錄下充滿大廚風范的易家棟。
蔡藍興味盎然地站起身,透過大窗前敞開的遞菜口,觀察正對著窗的超長灶臺和后廚構造,目光追著易家棟,見他將剁好的鵝交給頂著一頭蓬松短發的姑娘,又見那姑娘步出后廚,他挑眉問
“不在這里烹飪嗎”
“后院有個土灶,阿阿美說做這道菜不用土灶,做不出那個味道。”為了不讓魯偉業的手下找到,大家暫時都稱阿香為阿美。
易家棟一邊耐心作答,一邊手腳利落地準備其他菜品。
同樣戴著白色廚師帽的徒弟cra跟在他身邊幫工,難得休假的豆腐仔也在邊上切豆腐、備花椒和胡椒。
每個人的雙手都在忙,上下翻飛,烹飪也是一項藝術,觀賞起來原也這樣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