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后,聶威言的專稿登上青城日報,雖然不是頭版頭條,卻也頗占篇幅。
他不僅講了吳珊榮堅強重啟人生的故事,贊揚了另一位兇殺案受害者丁寶樹的善良舉動,也提及了在這個過程中,香江警探及時救人,和易家怡用心安排的一切。
如今的香江重案組,不僅是保護市民的力量機構,更是有人情味的力量機構
接著,他又提到了在易記工作的每一個人,他們的人生故事,和其間天然擁有鼓舞人心力量的元素。
那里好像是堅強溫柔的人類社群的小小縮影。
日月報的查老先生看到了這篇報道,贊嘆了下聶威言的才氣和哲學思考角度,并立即給老友蔡藍打電話。
蔡先生立即道“就寫好了,很快的。”
3天后,日月報中蔡藍先生的專欄部分,刊登了名為人間好滋味的文章,它敘述了易記玻璃墻后,易大廚沐浴焚香、每一步驟都灌注真誠的烹飪畫面。
他稱,用餐也是一種文化,做美食也是一種哲學理念的輸出。
從選菜、備菜、用火、用料、用具到規劃時間,以保證菜品色香味營養俱全的工作,看似油煙熏天、十分簡單,實際上很像值得細細體會的人生。
人生盡在苦辣酸甜之中啊
因是在這樣的食肆之中,誕生了一群食念齊全,卻有血有肉的可愛人。
他們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快速奔跑,又不吝于停下來拉一把路邊跌倒的過客。
于是,一條單薄的人生路,變得寬闊。平面的人生路,變得立體巍峨。
這時偶爾在停步回首或四望,就會發現,沿途風光早已不同
家怡讀這篇報道的時候,在清晨熹微的光照下,坐在還未開始上客的易記中堂,開心得前仰后合。
文筆真好
寫得真棒
“大哥我要把這篇文章貼門口最顯眼的地方”家怡笑夠了,回頭朝著大哥嚷嚷。
現在好多全港聞味而來的食客,易記越來越紅火了
好歹也算網紅店了吧,哈哈
“貼你要貼到腦門上,我也不攔你啊”易家棟笑得同樣開心。
這時踩著朝陽來上工的阿香和cra踏進門,cra大嗓門地問
“什么貼腦門上啊”
易家棟和家怡兩兄妹聽到這問題,不約而同地爆發出笑聲。
在這家充滿人生百味的食肆里,太陽才剛剛升起,許多市民還在睡夢中時,已充滿了歡聲笑語。
初入夏的時候,家怡還會買幾件薄薄的紗裙,或者可愛的小半袖。
但隨著夏季愈深,她反而將這些紗裙半袖都送給了為靚不怕麻煩的家如,自己則每天穿長袖襯衫。
無他,辦公室里的空調越來越變態,室外40c,室內10c,30c的溫差,外套穿脫起來實在太麻煩了。
所以干脆搞一件透氣舒適的長袖,車內空調,下車直奔辦公室,實在需要外勤,熱了就把袖子擼上來,也可以接受。
真是會把人凍感冒的香江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