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姜煮過的。”是邊上鋪子里的事頭婆,看見他在這里躲風,便專門送上一杯,“要到冰室里暖一暖嗎”
“多謝,不用了。”老警察雙手接過熱涼茶,在對方熱切眼神注視下,仰頭灌了一大口,苦到五官抽搐,卻還是豎起大拇指
“去火好茶”
“哈哈哈。”事頭婆被逗笑,“冷了,就來喝,免費招待。”
“多謝多謝。”老警察又灌一口,皺緊的五官慢慢舒展后,毅然走入冷風中。身體暖了,什么寒意都不怕,冷風也不嫌冷了,連膝蓋都不再酸痛。
在這一年的年末,香江警民之間史無前例地和諧。
連警署里最年邁的、常常哀嘆抱怨民眾喜歡為難人的滄桑警察,都重新被暖了心。這些長年與邪惡罪犯打交道的人,重新感受到做警察的意義,很多年前考入警校、初出更時的初心被找回,使命感再次被灌注,他們又找回了激情和活力。
所有出入警隊的人,都體會到了整體氛圍的變化。
大家也不會忘記,這變化源于一個警察偶像的誕生。
世界上出現了兩個易家怡,一個是海報張貼在大街小巷、被視為正義化身、警界標桿的易警官,一個是會跟姐妹打鬧、走路走神會自己絆自己到狼狽踉蹌、會因為喜歡一個人而搞玄學地在洗澡時叼著麻將牌的鮮活靚警。
家怡當了一陣子警界明星,連b組同事也跟著成了名人,跟進報紙和報道的市民們,漸漸熟悉了她身邊的同事們,甚至還給他們起了外號
劉嘉明是大小眼警探,梁書樂是捧小本警探,喬治是窮講究警探,三福是黑臉大叔警探,gary是那個警探,方sir當然也有名字的,妹仔們都叫他big靚仔警探,其他人則稱呼他為型男督察,總之有志一同地肯定了方sir的好形象。
出名的感覺當然很好,起初大家都很愛,但慢慢就都察覺到不方便來。
家怡于是找到公共關系科
“郭sir,總不能每次辦案都圍那么多人呀。大家是當差嘛,又不是明星出街嘍,好影響工作啊。”
“沒關系啦,娛樂追風嘛,過一段時間就好了啊。”郭sir嘴上雖然這樣講,心里卻覺得這樣也很好啊,全警隊收益嘛。
而在易家怡找郭sir談輿論管控和限制媒體活動時,方鎮岳則只身前往中區警署。
他才拐進檔案室,龍叔便站起身招呼他
“又來看綁架案和失蹤人口檔案吶”
龍叔戳了戳架在鼻梁上的黑框眼鏡,笑著不知道第幾次與方鎮岳講這句話。
第一次幫方鎮岳調這類檔案時,他才三十多,那時剛被分配到檔案室,還揣著滿腹不得志的煩悶。方鎮岳則更年輕,十九歲尚算青少年,臉上雖然故作輕松的笑容,青澀的眸子里卻盛滿陰沉沉的執拗。
這之后的故事嘛他在檔案室一坐便是十年,而方鎮岳則不斷不斷地來到他面前,要看的檔案類型,也從未改變。
十年歲月,他仍未得志,方鎮岳心里那顆化不開的疙瘩,好似也同樣未得解。
在某一程度上,他們成了相似的天涯淪落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