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恰巧是早間新聞的時間,開播廣告和幕頭動畫結束后,主播便開始播報要聞。
很快便到社會新聞環節,女主播整理了下文件,對著鏡頭道
“關于鬼又來電事件,警方已捉到打電話騷擾市民和警方的肇事者
“但另一方面,通過警方的徹查,王某娥的自殺確有可疑。”
“”家怡坐直身體,表情也肅然起來“真的不是自殺”
“警方查到iia指控的死者現男友梁新文,發現梁新文的不在場證明很有問題。而且,他聲稱自己跟死者王敏娥處得很好,其實最近一直在吵架鬧分手。
“他很受不了王敏娥的脾氣,跟多個朋友抱怨過說要分手,但怕王敏娥糾纏,很是煩惱。
“梁新文的朋友將這些話如實告知警方,這就證明了梁新文在問訓中撒謊,又做不在場的假證明,嫌疑很大。”
郭sir點頭后又嘆氣道
“法證科這次出動多人重勘現場,發現了一些死者墜樓處的可疑之處那些證據顯示在死者墜樓當天,有人撞擊和掰斷了樓頂護欄,推斷是掙扎時造成的現場破壞。如果是自殺,應該沒有這些痕跡的。”
在第一次勘察時,法證科的人受現場警探和圍觀群眾的干擾,先入為主地認為是自殺墜樓,因而錯漏了重要線索。
家怡微微皺起眉,這算重大失誤了。
“警方辦案只能靠法證科、法醫部的科學證據,目擊證人的口供,還有警探們的查探以及邏輯推理但,這些科學技術是有局限性的,現階段我們無法探知的領域仍然很大很大。我們有那么多無法化驗出的內容,無法通過解剖學破解的謎題,所以幾乎每個警探都會常常質疑這些科學知識帶來的判斷,就一定絕對準確嗎
“畢竟大家并不能像上帝、神明一樣親眼看到所有事的來龍去脈。
“許多老警察、優秀警探與我聊天,總會提到他們對案件結果的懷疑即便是警探們自己的判斷,也無法做到完全自信。
“常常在將證據和文件遞到律政司時,大家都還在反復問自己這是不是真相我真的查對了,捉對了嗎”
郭sir捋了把已經不再濃密的頭發,似呢喃般道
“我當年做一線警察的時候,也有過這樣的自我懷疑。
“尤其是那種查起來耗時幾年的案子,或者是警探們都認為某個人是兇手,偏偏無論如何找不到證據這些情況最為消磨警探們的專業信心。”
郭sir嘆息一聲,端起茶喝了一口,才在易家怡若有所思間,繼續牢騷
“這件事,只怕會影響市民們對警隊的信任。但中區法證科愿意承認自己的錯誤,其實也是件很勇敢的事了。”
那種發現自己判斷有誤,卻為了保護自己的名譽,堅決不承認,甚至想盡辦法干擾真相被查出、影響法律公正的司法人士,在國內外舊案中可發生過不止一例。
家怡仍在沉思,并未回應郭sir。
電視里仍在播新聞,郭sir看了一會兒,才忽然想起什么般問易家怡
“你今天是不是要去中區警署做犯罪心理學的分享宣講我正好要去跟進這個案子,與負責的督察聊一聊,不如一起出發吧”
家怡終于回過神,點頭道“現在就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