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程也有片刻的心動,但想到李班的身份,他就又搖頭了。
李驤就去求趙含章,趙含章和趙程開口,他這才收下李班這個學生。
趙含章原計劃是等過完元宵就把人送走,至于李班的學業,又不是真的孩子,書信往來也可以學習。
但李班堅持要留下來,他對太學里新的教材感興趣,對邸報和學海無涯上的各種不同觀點感興趣,還對趙程的教學理念感興趣
他覺得自己此時弱小又無知,就是回到蜀地也不能為百姓做什么事,他要在這里學本事,等學好以后再回蜀地為叔父,為蜀地的百姓分憂。
總之一句話,他要在洛陽讀書
汲淵、明預和趙程輪番勸說都沒用,最后趙含章見他心意如此堅定,大手一揮就讓他留下了。
李驤留下一些人保護李班,他則帶著國書和使團回去。
因為成國已成為大晉的附屬國,兩地加強了交流和學習。
李驤一回到成國,李雄立即選出十二個年輕子弟送往洛陽讀書,同時,成國從大晉購買了大量的鹽,又交流了不少工匠,以建造水磨坊、水車等。
這些交流傳進西南的山中,一直不愿聽從趙信的勸說將郡縣交給成國治理的大晉官兵們沉默了一下,終于肯坐下來和趙信面對面交流。
“成國太子現在洛陽為質”
趙信糾正道“成國如今是大晉藩屬國,只有世子,沒有太子。”
然后才點頭道“李世子如今在太學讀書,師從太學祭酒趙子途,亦是家師。”
馬誠以前就沒聽說過趙程的名字,想也知道不是什么大儒,但姓趙,又能做祭酒,李班還拜他為師,應該是出自西平趙氏,和趙含章有關系。
這意味著,成國是真的聽從趙含章,不是佯裝虛弱,而是真的順從的做了藩屬國。
馬誠回頭看了眼饑寒交加的同袍,因為打仗,很多百姓都逃走了,他們收不上來軍糧,軍中的將士從入冬開始就挨餓了。
“我等要是把地方讓給成國,那我等怎么辦”
趙信立即道“馬將軍自然是隨我回京述職,您為國守土,大將軍自會安排好,必不虧待您。”
看了一眼他身后的人,又道“若諸位將士不嫌棄,也可跟著我們一同回京,若不舍蜀地,也可留下,我愿為諸位和成王舉薦。”
趙信道“成王是個胸懷寬大,又心生仁愛之人,必不會因以前的恩怨遷怒諸位。”
馬誠冷哼一聲,并不相信,他直接道“我們一起走”
趙信也不攔,直接點頭,外面哪兒哪兒都缺人,不管帶走多少人,他都可以安排下。
馬誠投降了,趙信就知道勸說他們的點在哪兒了,接下來四個月的時間里,他到處走,翻山越嶺,趟水跨河,找了一個又一個和成國頑抗的勢力,以成國已經成為大晉的藩屬國,成國世子現在洛陽做人質為撬點將他們都撬了下來。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