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現在就宣布直接帶著村里人賣豆腐,還是太早了些。
先趁著冬天還沒過去,豆芽還能在縣城里賣,把豆腐推上去,村邊、縣城一起賣,等需求規模擴大到一定地步,再拉著全村一起干吧。
這樣想著,韓盈又道
“不用急,這豆脂,以后天天都會做,隨時都能拿豆子換”
這話一出,眾人又是一陣叫好。
“我要估著醫院,這做豆脂的事情,就交給我母親了。”
說著,韓盈指著新壓好的半蒸籠豆腐
“魏大母,西河村也不知道有這豆脂,就勞煩你,把這些豆脂帶回去,給村里人分分,說說我們外邑能換豆脂,如何”
如何
西河村跟過來的左鄰右舍眼睛都綠了
那么大的一塊豆腐,落到她手里,自然是她想怎么分,就能怎么分,給自己多留些,外人又怎么知道
果然,攀上了月女,瞬間就有好處了
不少人眼睛紅的簡直要滴血。
自家怎么就沒有這么聰明的女兒孫女。被月女看上呢
無數嫉妒的目光,刺向了魏母。
被這么多人盯著,她一點兒也不慌,直接拍著胸口應道
“好嘞月女您放心,我肯定回村好好的和他們說”
借著收徒把豆腐推出來,又給足了魏母臉面,韓盈自覺任務完成,準備開溜。
她一點兒也不想負責后續的推廣,以及選人協調生產,分配利益什么的。這些雜七雜八的瑣事兒,真要是摻合起來,一兩個月都搞不定。
自己還有醫院那攤子呢,光組織孕婦生產就夠麻爪了
想到這里,韓盈立刻將目光投向母親。
收到女兒信號,自覺的鄭桑就站了出來。
“諸位,這豆脂是新吃食,大家也沒吃過,大家若是來換,我在給大家搭一兩”
新品開業,總要降價大酬賓嘛。
一兩的豆腐,真不算多,可若是免費送的,那大家就很喜歡了,幾個剛才就想換豆腐的人,直接上前把鄭桑圍住,有些機靈的,已經開始回家拿豆子去了
趁著沒人關注自己,韓盈拉著兩個徒弟,果斷開溜。
剩下的親媽一能搞定
鄭桑當然能搞定。
她的能力不差,缺的主要是眼界,若是有經驗參考,那做起事來就很麻利。
農人沒錢,更喜好以物換物,還有點貪小便宜,她就多搭一兩豆腐來招攬顧客。幾天下來,一天的需求量就達到上百斤。家里人已經忙不過來,又拉來韓牙、韓羽的父親幫忙。
到了去縣城的時候,鄭桑又按照之前賣豆芽方法,直接在攤位上架起來鍋爐熬豆腐湯,別說一碗。加了黃豆芽,蘿卜絲兒和豆腐塊的湯異常鮮美,再加上面漿,一碗熱騰騰的湯下去,整個人瞬間暖了起來,
有些賈商嘗了湯,直接一一十斤的下訂單
這火爆架勢,一點兒不亞于賣豆芽。
鄭桑只能努力擴大生產。
短短十天,做豆腐的人就從三個人擴大到了十一個,做好的石磨日夜不停的磨豆子,就這,還跟不上越發旺盛的需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