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一段路的韓盈,還是覺得哪里有點不對勁,她總覺得自己好像忽視了什么東西,這困擾讓她越走越慢,到最后,甚至直接停在了原地。
這讓韓羽不由得問道
“師長,怎么不走了”
“我在想一件事兒”
韓盈皺著眉頭,她感覺自己面前有一層窗戶紙,只要再努力一想,就能捅破,可不知道為什么,就是想不通。
沉默片刻,韓盈對周勝問道
“周勝,我問你個事兒,你認識周莊嗎他們家的田多不多”
周勝瞬間被問懵了,他哪知道這個
這還是韓盈的問題。
韓盈的環境認知,不僅來源于現代,更來源于明清以后社會發展的遺留。就比如姓,在明清,同姓,代表著同個宗族,即便隔著不同的村子,也會因為血緣的關系,保持一定的聯系,至少會熟知對方的情況。
但在漢代,姓相同,不代表血緣相同。
往前走,在春秋戰國時,姓由貴族專有,底層的農民沒有姓,只有名。直到到了漢代,開始使用戶籍,需要有一個戶主,為了更好的區分農民,那些官吏便開始給治下的民眾起姓。
也就是說,在如今,除了姓一樣,不同村子、甚至同村的人,沒有半毛錢的關系。
周勝對本村的人那可是數的一清二楚,可柳樹村
誰會管這么遠的事兒啊
他尷尬的回答道
“這我還真不知道,不過,看他們家樣子,也不像有多少田似的。”
這個回答讓韓盈心一沉,她立刻又問道
“韓羽,你會數數,我問你,咱們村里以前一家人普遍能養幾個小孩”
韓羽目前什么都沒意識到,她認真思索起來這個問題,邊回憶著過去,邊不是很確定的答道
“不太好說,想全養活的話,頂多四五個,這還得看家里的田多不多,孩子多大,要是田不夠多,大的年齡還不夠,不能出去給人幫工,那就養不活了”
韓羽的話還沒有說完,韓盈的臉色就變了。
一個不敢相信的念頭,占據了她的腦海。
韓盈忘記自己還是個孩子,立刻轉身,沖著草棚的方向撒腿就跑。
該死的,殺子這種事情古代就沒有少過,自己在現代刷視頻的時候早就看到過,怎么遇上的時候,就不敢想呢
不,我想的不一定對,那些女嬰都沒有被溺掉,更何況是一個男嬰我一定是想多了
不會是我想的那樣。
千萬別是我想的那樣
韓盈這猛的一跑,讓韓羽瞬間懵了,她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么,滿臉茫然的跟了上去。
倒是周勝,看著韓盈的反應,立馬想明白,緊跟著倒抽了一口冷氣。
接生的時候,韓盈韓羽在屋內,看不到周莊的反應,周勝可是在屋外,父子之間聽到男孩之后態度轉變,他看的是一清二楚,當時就清楚,嬰兒活不過今天。
這種事情,有閱歷的成人之間都能明白,只不過事情到底要避著人干,好在嬰兒脆弱,本就說死就死,誰知道是父母做的大家的口徑都很統一,對外宣稱,就是嬰兒身體虛弱,活不下去自然死的。
不過到底是怎么死的,看看你家現在有多少個孩子,大家心里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