罵聲來的爽利,韓盈不由得扭頭向那人看去,出聲的女人正向自己這邊走來,她穿著方便行走干活的襦衣和短褲,看不出窮富,不過面孔暴露出幾分細節,雖然已經有了眼角紋,但她的皮膚白澤光滑,不是富裕人家,根本養不出這樣的臉來。
聯想此地住的人是什么職業,韓盈心里就有底了,不過,她還是拱手問道
“不知您是”
左儀見韓盈對她感興趣,立刻說出了自己的名字
“妾身姓左,名儀,”緊接著,她又道
“妾是個販絲和布綢的女商,聽說隆亭來個能給人治病的神醫,便想來見識一番,沒想到會遇上這樣的騙子,您可要小心被騙啊。”
左儀的態度很熱情,但她這么議論一個人價格的感覺令人很不適,韓盈看周圍人沒有任何反應,略微沉默了下,問道
“原來是左商,在下正好想請教一下,這奴隸的售價,怎么還差出這么多”
問這個,自然是韓盈起了把牛女買下來的主意。
難聽點說,在如今人可以被販賣的時代,人的一切都可以被量化的,勞動能力,擁有的技能,年齡,乃至是否能夠生育,都代表著價值的高低,老人要比年輕人便宜,會寫字的人要比不會寫字的人貴可這是在正常的計算范圍,韓盈剛剛想到的,是另外一種。
在隆亭的人市,還只看勞動能力和技能,但其它地方呢若是有什么變態因為牛女的異常而買下她,那她會遭受什么
發達的現代網絡能夠讓韓盈看到更多的人性之惡,她實在是不想看一個十五歲的孩子人生就這么毀了,反正她現在正缺個成人護著,牛女這么高壯,保護自己不是很合適嗎
至于回村會不會出現風言風語,她身邊的人,誰敢
左儀也看出了韓盈想要買下牛女的打算,那老畜十多天前就在人市賣牛女,對她這種要下亭收絲綢的女商來說,買這么一個健壯的女奴做為來往販貨的守衛,也是很不錯的選擇。
可惜牛女身上傷太重,中意她的左儀很擔心買回去沒幾天人就死了,于是放棄了把她買下來打算,沒想到月女這么輕松的就能治好,甚至還看上了她,這讓左儀心里有些遺憾,但本來就不打算買的牛女,換來一個和神醫相交的幾會,這簡直是太值了
這么想著,左儀臉上掛著笑容,她熱情的說道
“是很多,亭里的人市本來就沒多少買家,大多是將人買了,轉手再賣給縣里的貴人,可貴人要的都是小童,壓根看不上這么大的,而鄉內的人家奴仆都是滿的,甚少出來采買,就算是買女奴,也得要能生育的。”
人易雖然合法,但有很多灰色地帶,在隆亭內的左儀說的很含糊,她沒有直接說出原因,而是突然說了一個牛蹄不對馬嘴的內容
“要知道,這奴仆可是要交兩倍人頭稅的”
受限于對這方面的不熟悉,韓盈想了一圈才明白她的暗示。
隱戶。
漢朝建國還不算太久,地主沒有多少田,不僅田不夠養活太多奴隸,使用奴隸的賦稅對他們來說也是負擔,那最好的方式,就是明面上養一兩對奴隸,待他們生了孩子,不給孩子或者少量的給其中一兩個孩子登記繳稅,剩下的隱藏起來,這樣,就給自己省下很大一大筆錢。
而牛女沒有這種隱藏的附加價值,甚至她還是作為良家子的平民在亭市上賣出去的,要被市吏記載下來,向購買她的主人收兩倍人頭稅的
如此一來,誰還會買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