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二十五個雞蛋一一翻過,通過手在腋下和炕上的溫度反復對比,韓盈開口說道
“行了,維持住這個輕微高于腋下的溫度,堅持完這兩天,小雞就差不多孵出來了,你們兩個輪流來,累的話喊我,千萬別再像上次那樣,火太大全給熱死了。”
“好嘞”
灶臺口劈柴的魏裳抬起來頭,應道
“師長,你就放心吧,這都第四遍了,我們肯定能控制好火候。”
“也是。”韓盈心里也很放松,她笑著說道
“這么多次下來,再不成,可就真說不過去了”
現在說的輕松,剛開始這么做的時候,韓盈心里別說沒底了,完全是硬著頭皮試。
因為土炕孵蛋是上世紀五十年代左右的技術,為了解決鄉村大規模養雞沒有煤炭孵蛋機推廣的。好消息是,爺爺留下的那本手冊里各項技術寫得非常詳實,唯一的缺點,就是韓盈很多工具都沒有。
嗯,尤其是沒有手電筒和溫度計。
前者可以用來確定雞蛋是否已經受精,后者是孵蛋溫度掌握的關鍵,這兩項關鍵的神器不能拿出來用,那可真是要了韓盈老命。
為了確定孵化的雞蛋已經受精,第一次孵化的雞蛋,全都是魏裳韓碩跟在雞屁股后面確認的,太過于浪費時間不說,還因為火候太大,都沒來得及變成毛雞蛋就陣亡了。
好在,韓盈之前在翻找參考時,看到了齊民要術的作豉法,是以腋下溫度來發酵豆子,而人體的溫度和雞蛋孵化的溫度只差了兩度左右,有了這點作為支撐,大家才能繼續嘗試孵化。
而韓盈也偷偷在空間里用手電筒照雞蛋,確定需要多大的光亮才能看清楚雞蛋的內部,反復實驗多次之后,她讓韓粟做了個封閉的木盒,兩端掏孔,正午時至于太陽光下,用夏日最耀眼的陽光來分辨雞蛋是否受精,同時,夜晚還可以用燭火甄別,只是效果太差,比不過白天。
那一段時間,韓盈每天都要在中午頂著烈日的暴曬看雞蛋。
她辛苦,徒弟們也不算多輕松。
即便是有了腋下測溫的辦法,怎么長久的保持住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正常氣溫下,都是白天溫度過高,晚上又開始降溫,晝夜溫差能達到十度以上。
這就很要命了,白天的火候和晚上的火候不是一回事不說,每月的氣溫還在不斷升高呢
所以為了控制住孵化雞蛋的溫度,魏裳和韓碩也是不斷的來回嘗試,有著控制變量思維的魏裳,連燒柴的種類、大小,全部給固定死了,盡量減少火候不受控制的情況。
努力得到了豐厚的回報,第二次就已經有雞蛋開始孵化,可惜因為了場雨,他們的火候沒跟上,劇烈的氣溫變化直接讓雞蛋停止孵化,直到臭了才被大家發現,二十個雞蛋全被埋進了土里,兩個孩子心疼的哭了好幾天。
第次也是運氣不好,那幾天氣溫太熱,手感溫度失靈,一不小心,溫度過高,雞蛋又全陣亡了。
好在,吸取第二次的失敗經驗,第次孵化雞蛋的過程中,每隔23天就要拿一個打開看看,用來確定剩余雞蛋的發育程度,所以這次沒浪費,二十多個毛雞蛋,全進了大家肚子里。
這一次嘛
跟在韓盈身后的韓粟,默默的將烤熟的毛雞蛋吃下,嗯,不是錯覺,自己在這兒的作用,就是用來防止浪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