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又敲定了一下細節,差不多厚,韓盈將人送走,又和左儀說了請她幫忙打聽燒陶人家的事情,也將其送走后,回屋的韓盈看到了朱況送來的禮物。
誰不會喜歡拆禮物
韓盈坐下來翻看。
朱況充分打聽了她的喜好,除了常送的禮物之外,還有些許奇怪的石頭,也不知道從那里收集來的,用心是真用心,韓盈看不懂也是真看不懂,畢竟她又不是學地質和礦物的,而更糟心的,是這些東西她還真的需要研究一下,指不定那樣能用的上。
看著石頭的韓盈后知后覺的發現,怪不得早期的科研人士同時兼任數學和物理化,完全是因為什么都沒有,要自己全面研究啊
將不認識和一看就是河邊出來的彩色鵝卵石放在旁邊,韓盈看著夾雜在其中的白色發了呆。
這白色碎石看上去和高嶺土有點像,但細看完全不是一回事,它更加堅硬,微微透明,表面還有晶瑩感。
“這玩意不會是石英石吧”
將這些特性結合在一起,判斷出這是什么的韓盈極其暴躁,朱況送過來的這些東西肯定是在本縣找的,也就是說本縣有石英石,而石英石能夠制取石英砂,這玩意和和石灰等東西配比在一起,可以做玻璃的
韓盈對玻璃執念極重,倒不是賺錢,而是初級顯微鏡離不開玻璃,而做實驗、藥物制取、儲存用玻璃也會更好,可問題是
她做不出來
“算了。”生完氣的韓盈將石英石和其它石頭放在一起,做不出來的事情急也沒用,里面要研究的東西太多了,溫度、燒制的配方、如何將玻璃磨出應有的弧度都是兩眼一抹黑,這些夠她研究一輩子了,還是先把瓷做出來再想吧。
瓷器雖然做不了顯微鏡,但好歹它密閉性和衛生程度高,除了能放成品藥外,還可以湊合著做實驗,而且,它最有可能實現啊
就是不知道左儀打聽制陶的人家要多久,唔,她這邊也不能干等著,去問問沈市掾。
沈市掾對本縣的陶產業雖然達不到如數家珍,但給韓盈科普還真不是難事,茶水一滿,滔滔不絕的便講了起來。
上至官吏、下至平民百姓都離不開陶器,鍋、碗、罐、盆大多都是陶制,屬于必備的家伙事,旺盛的需求使得制陶是個大行業,從事的人員不少,從鄉間的小窯洞到縣城的大作坊,生產的陶器品質也各有高低。
而要論賣陶的優劣,那肯定是縣城的更好,畢竟陶器運輸起來也不方便,不僅適合做就近收益,還得有能出的起錢的大主戶。
因為都是力氣活的緣故,從事陶業主要是男性,女性陶工也有,但是不多,當老板的更少,沈市掾記憶中只有一家,姓高,具體叫什么不知道。
了解這些之后,韓盈又等來了左儀,她帶來了更加詳細的行業介紹。
本縣陶業其實已經非常飽和,最明顯的便是各家陶作坊極卷,已經各有特色,比如高家的陶器外形優美,李家的陶器結實好用,周家的陶器體型大,裝米裝水極好要怎么選,還是得看韓盈。,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