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弘羊跪坐在漢武帝面前,將信封放在安幾上,道“山陽郡暴雨連下三日,又受了黃河決堤余波影響,受災不低,韓嬰之信,應是為此而來。”
受災啊
一提及此事,漢武帝情緒不由得低沉起來,他看向這厚厚的信封,突然想起韓盈也不是那種只會向上官求救援的人,她又有治政之才,如此急著送來這么份信,或許其中有什么救災之法
這么想著,漢武帝伸手拆開了信封。
信封里有兩樣,一份是寬一尺,長五寸,只標了頁號,未曾裝訂的紙張,足足有手指厚,另一份是本裝訂好的紙書,上些著農畜經三個字,漢武帝放下書,先看起來未裝訂的紙張,竟從第一頁開始便密密麻麻寫的全都是字。
漢武帝嘴角一抽,不由得想起來當年東方朔送自己五萬字自薦書,他看了兩個月才看完,結果里面多是詰屈聱牙的句子,就是用來炫耀自身所掌握的文學,沒有多少對施政有用的東西,而韓盈則是另一個極端,非常口語化,這導致她寫的信就沒有短的,不過話雖啰嗦了些,于施政見解的解釋,對他來說也是很有啟發的。
鑒于此點,漢武帝也就翻看起來。
口語話的文章好處,就是不用一句一字的思索其內的含義,看起來自然快了不少,前面宛安縣在雨災中保全沒受太大損失而結果,更是讓漢武帝舒心,他手搭在腿上,極為放松的繼續往下看,待論述底層百姓與國家存亡關系,以及農民反叛即便最后無法獲得勝利果實,但絕對是國家是國家滅亡的重要推手等內容一出,漢武帝便再也沒有之前的松散了。
他囫圇吞棗的快速將這些內容一頁一頁的往后看,越看越覺著不可思議,將其全部看完之后,猛的抬頭向桑弘羊問道
“韓嬰如今幾歲”
漢武帝這一看就是兩個多時辰,一直跪著,人腿都得麻透了不可,好在對他們這些心腹來說,不影響皇帝的時候都是可以起來活動活動的,當然,大家也不會那么隨意,跪坐不下去的桑弘羊只是起來正站著,聽陛下問他,便立刻回道
“具體不知,應不過二十歲。”
不足二十歲
董仲舒是年近半百才與他提出那些治國之策,回想起韓盈在去年送上來的那份表述上還是有所不清楚的文章,再看看今日的文章,漢武帝不由得評價道
“此女多智,非凡常矣”
信桑弘羊未曾看過,此刻見漢武帝給了這么高的評價,便笑著問道
“這韓嬰寫了什么,能讓陛下有此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