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想著,劉徹笑著道
“過往也曾聽聞以己度人,卻未曾見你這般深刻,既然不知如何論及后續,那便不談此點,你既說一,便應有二,這第二點,又是什么呢”
總算是哄漢武帝松口,不在繼續這點了
聽完的韓盈稍微松了半口氣,她調整了一下,準備放出點干貨。
“此點有些反常,臣將其稱之為人口陷阱,簡單來說,一地的人口會翻倍的增長,但田地的數量卻是固定的,即便有些荒地能夠開墾出來做為耕田,可仍追不上人增長的數量,最終,這地方會出現很多沒有飯吃的人。”
幾千年來,整個封建古代都是在增長人口和消耗人口中反復輪回,只是相較于王朝更替這種慘烈情況,朝代穩定期中,大地主土地兼并和,和農人數量增加擠壓本就不富裕田地造成的社會動蕩,看起來就微小了很多,很難被后人注意到。
可當韓盈身處其中之后,她便發覺那些掙扎活著的農人,其實真的沒比王朝更替時好到哪里去。
輕嘆一聲,韓盈繼續道
“田地產出的糧食有限,人又超出了糧食所能養活的程度,那肯定會有一部分人會餓死,就像是臣之前提到的那樣,人為了生存會無所不用其極,此地必然會爆發各種各樣的賊寇與動亂,直至死掉的人數達到田地產出能夠養活剩下人的程度,”
“這”
劉徹可不覺著爆發動亂之后,人會只死到田地產出夠養活剩下人的程度,韓盈這話完全是美化無數倍的程度,真正的情況,是死三分之一,甚至是死一半乃至更多的人才有可能停下。
而且,這場動亂中,受害最多的,只會是普通的農人,那些田地阡陌的豪強有糧有奴仆還有兵器,安穩的他們怎么會放棄那么多突然無主的田地
想到這兒,劉徹敏銳的察覺到了危險。
在這樣的危機下,豪強的田地能夠不斷擴大,農人的數量反而是不斷減少,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其莊園內擁有大量奴仆,武器,以及糧食儲備的豪強,與那些享受食邑的諸侯還有什么區別
“過往朕以為,天下戶口增加為利國之事,各地偶有動亂,也非農人過錯,而是另有人逼迫,今日聽昌亭侯提及此點,方覺此事嚴重。”
劉徹神色嚴肅起來,他認真問道
“我見宛安上計薄中,這三年中人口數量增加甚多,卻并未生亂,是你所獻農畜書中的增產之法,解決了這樣的矛盾么”
“沒有,陛下。”韓盈搖了搖頭。
人終究是有惰性的,即便是皇帝也不例外,尤其是之前還有一群人,在他面前忽悠某些制度和情況,就和天地一樣不會產生變化,這更催生了他想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的心態,可惜,這根本不可能。
“我只是通過提升糧食產量,緩解了宛安人口數量過多的矛盾,但人與田地的矛盾仍舊很緊張,大多家庭其實只能擁有三十來畝田地,勉強生存,等到下一代,必然要面對糧食嚴重不足的問題,畢竟,宛安如今養活的人口越多,他們生出、養活的孩子也就越多。”
說道這里,韓盈停頓了下,又道“農戶之家,若無人奉養,老時很難生存,而幼子又極易夭折,大多數農家很容易多生幾個,好保證最后能養活兩到三個孩子,若只是一男一女還好說,男娶妻女嫁人,田地還能再穩定的傳一代,可若是兩男,田地無論怎么分都會有人只能維持活著,另一個也難以娶妻,而若是三個孩子”
韓盈不再繼續說了。
劉徹心情開始沉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