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這般瞎胡鬧,九卿的延尉肯定不會出來見她,也就是第一次來的時候奏讞掾負責審判案件的主官見了韓盈一面,之后都是些小吏老吏過來應付。
應付也無所謂,韓盈的目標就是過來刷一刷存在感,讓人先習慣她這個女人也能進入國家機關,沒事兒的時候不把臉刷熟互相留個印象,那等回頭漢武帝把事兒給到她頭上,那既卡人又卡事兒,別提多難辦了。
可惜其它部門找不到什么理由過去刷刷臉
正當韓盈遺憾的時候,桑弘羊拿著封請帖和符節急匆匆走了過來
“韓嬰你可真是個大忙人,今日總算被我給逮到了”
韓盈停下了腳步,她抬頭向桑弘羊看去,問道“找我有要事”
“自然。”桑弘羊快步追了上來,他微微抬頭,示意韓盈繼續往亭內走,邊走邊說道
“那刺繡當真是精美,長安權貴甚為喜歡,正因如此,我得慢慢售賣,除送于太后,陛下、丞相處外,如今只售出七件,合計四十三萬錢,你現在需要糧食,我與人調換,從較近的汝陰、淮陰,靈壁等地給你兌了八千石的糧出來,如今已經派人出發去籌備,諾,這是信物,契書在房間內,你一并拿著。”
韓盈臉上頓時多了不少驚喜。
漢代的國家級別輿圖她沒資格看,雖說有后世地圖在手,但很長一段時間還是分不清各個郡城在什么地方,好在之前商人之間互通有無,將自己用性命摸索出來的經驗分享出來了一部分,總算是讓她知道桑弘羊說的這幾個郡在那兒離山陽郡有多遠,她從心底快速算了算,道
“這幾郡都與山陽郡較近,大約能運過來四千多石糧了”
其實這些糧食算不上太多,好在是夏天,有點主糧混上野菜,也差不多夠半個縣的平民熬一月,而韓盈也沒光指望長安賣刺繡,還有去各地的行商呢,他們也能帶回來不少糧食。
此外,山陽郡反應的快些,縣內沒多少災,又有長安下旨開倉放糧賑濟,動亂便安定下去不少,韓盈走的時候,不少縣的平民已經開始搶種大豆,等九、十月份就能收獲,有豆子熬過冬,再種下冬小麥后,山陽郡就算是脫險了。
也就是說,外界對山陽郡糧食供應頂多就需要兩三個月,往后便可騰出空閑來,向其它受災的郡馳援。
這也是韓盈一開始提議的辦法,先集中力量救援邊緣受災不重,且日后不會受洪水影響的郡,圍繞決堤口和主要泄洪區這些郡的民眾能向外遷多少就遷多少,別留人,畢竟,黃河決堤沒解決之前,就算是種上糧食,夏日稍微下個雨就得再淹一遍,輸送多少糧食都沒用。
“運糧六七百里,送到山陽郡外勉強能剩下一半,再往里走還得再減,如今的運力,實在是無用”
聽韓盈說的桑弘羊無奈的搖了搖頭,他繼續道
“這些天下來,各處已經有了大概的章程,只是其就近郡的受災情況、怎么救你還得去了解,此為實事,并非你去大理與那幾個老吏消磨時間就能行的,即便是陛下允許,仍能以你為女子,參政不詳為理阻礙,這點爭論起來能扯幾個月,不知延誤多少,好在如今似乎有點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