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董仲舒這么說,韓盈便明白他剛才那句不過是試探。
對于一些舊秩序的獲利者來說,維持舊有秩序永遠比出現新秩序有利,同時也能減少變動,但董仲舒又有點像革新派,也不是那種固執的老學究,韓盈不知道他到底是站在什么立場,不過他能試探她,她也能試探回去,看著對方,韓盈直接反問道
“從來如此,便是對的嗎”
董仲舒搖了搖頭“尊卑、強弱不能安于其序,以至天下生亂,也是對的嗎”
韓盈能夠理解對方對一直對秩序的強調。
正在統治的王朝,不代表穩定的社會環境,西漢從建國來一直處于各種各樣的問題中,天災、外敵,內亂,權貴橫行,官僚壟斷職位,商人做大而每一種問題,都代表著無數民眾流離失所,淪為奴隸,乃至大批死亡,肯定會有人想去改變這些。
從董仲舒的上書內容來說,他也是為了這個目標。
而為了達成這點,董仲舒的方法,是按照周公和春秋戰國儒生們不斷完善的制度禮法,將每個人放在其應該放的位置上。
就像是一場調整過的扮演游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任務和操作要求,如果所有人都能達到這樣的標準,那社會肯定能穩定下來,問題是,沒人會按照這套要求來,大家都只想要權力,不想要義務。
“我只見這世上,主人能夠肆意妄為,未曾見過多少被奴仆勸住的主人。”韓盈輕嘆
“博士所提三綱,一環套著一環,而非單論,故此夫可欺妻,母可欺子,官也可欺民,君亦可欺臣。雖有德論,終究是無用也。”
“天下間,強者只會恒強,弱者只會恒弱,強弱并不固定,但處弱面強之時都是一個道理,妻順夫已如仆伏主,母待子又豈非無怨無恨即便母還能為母,父待子如仆,母如何去護而夫于家中雖如君主,于外強亦是如奴仆難道,這就是博士所求的序嗎”
弱勢群體的地位上升,只會是全體弱勢群體一起提升地位,絕不可能出現單個群體上升,其它還處于落后的狀態,大家要么手拉手一起進步,要么互相踹著后退,明清時期對女性的極端打壓,伴隨著是整體男性,尤其是士大夫群體地位、權力的下降,夫妻喻君臣,既然夫能凌駕妻至此,君又為何不能如此凌駕于臣身上呢
被漢武帝連坑兩把,當過的江都王國相的董仲舒別說清楚,簡直是切身體會到了韓盈說的內容,他沉默片刻,終于說道
“此序并非我求也,我更愿行大道,只是如今已非堯舜先王之時,何談天下為公”
嗯博士你別嚇唬我,你到底是復古派還是進步派
好吧,他可能是個實用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