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盈撇撇嘴,繼續道“無子有女,無嫡子而有嫡女的爵主,以嫡女傳爵位呢”
“前者自然愿意,后者若岳家不差的話,也能一試。”董仲舒臉上微微有了些許笑意
“如此,也算是有幾個人,可對你而言,還不夠。”
可除了以上三種情況,能動的也只有正常家庭了
韓盈握了握拳,終于說道“權貴人多勢大者,國恒亡,提女子孕齡,減少嫡子,天家乃天人,更替不與凡俗相當,再自宗室往下,嫡長子無論男女繼爵”
董仲舒撫胡須的手沒有停頓,他對韓盈說出來的話沒有任何驚訝,似乎是早就想到一般
“大約有五分可成了,只是可惜,權貴間將生溺殺長女之風。”
爭權不可能不死人,這樣的代價,尚在韓盈的接受范圍內,她沒有否定對方的話,只是道
“初期會有,后期便不是了,畢竟,人老之時,女兒會比兒子更好些。”
父子之間從來不是溫馨的傳承,而是老狼王與新狼王之間慘烈廝殺,父不愿給權,子不愿受其掌控,在這方面,女子權欲盛不盛,會不會和父親爭權不好說,但忍耐力和抗壓力絕對會更強一些。
甚至,如果真的移風易俗成功,那以男子一十歲有女,女一十歲成婚的年齡算,生育兩次的時間,正好是父親四十歲身體走下坡路,對手中權力敏感的時期,需要依靠父親給予支撐的女兒,不僅不會爭奪父親的權力,還會讓對方感受到被需要的重要性,只要女兒沒死,權力交接說不定比父子更容易些。
聽韓盈說的董仲舒也想明白了這點,他衡量著韓盈成功的可行性,良久,說道
“黃河決堤,水淹江淮十六郡,陛下是打算交由你救災吧”
漢武帝已經地私底下來過一次馬邑謀劃,同樣的招數用第一次,旁人就沒哪么好糊弄了,韓盈也不意外會被董仲舒知曉,她點了點頭,道
“是。”
董仲舒捋了捋胡須,笑著道“你闖過此關后,我若還在,便為你寫這三篇女子承繼的上書,如何”
韓盈猛的抬頭看向了董仲舒。
她不擅長辯論,至今也是如此,若是讓她去寫,那大多只能拿給漢武帝看而不能給大臣看,而董仲舒不是,對方是累世的大儒,本身文采已經不菲,更不要說其本身的名氣,由他上提,其成功性比她不少,只是韓盈還不明白,對方為何要幫她
“這不太像博士的作風。”
“你所行為旁道,所需不過是婚前定一定誰尊誰卑,再有些許女子承爵,撼不動主流,卻于國有幾分增益,若是可行,定禮序兼收其內,也并非不可。”
說完,董仲舒抬眼看向了韓盈“前提是,你得能活著治完黃河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