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一個醫者間互相交流學習,醫患互相信任,能夠以正常的價格看診,解決自身病痛的環境,雖然會讓藥方價值下降,可也只是藥方的價值下降而已,而收獲的,卻是患者有病可治,醫者能安心治病,又能不斷精進自身醫術,再反惠于病患身上,這才是臣想要的啊。”
“至于藥方沒了價值人壽有數而醫道無終,想要精通可不是易事,一個診方也就是適配一人,難以完全量化他人,有時人患病病因不同,其癥卻會相似,還有些更加隱蔽,就像朝會時臣所說的卸甲風,是廝殺耗力和缺鹽兩者相互疊加的緣故,不是長久專研此道的醫者,極難發現并給予診治,而患者年齡、性別、身體健康程度,都會影響藥的用量,真病了的時候,還是找女醫看過更安穩,總歸是少不了我們一口飯吃的。”
張湯的目光不由得逐漸聚集在了韓盈身上。
他并非御史大夫,不知道朝中對韓盈彈劾奏書有多少,但看陛下的疑問,很有可能其中有認為韓盈義診是收買人心的彈劾,古往今來,這樣的事情并不少,比如齊簡公時,田常以大斗出,小斗入惠于民,以至于最終殺了齊簡公,自此之后,對朝臣這種事情,皇帝都是極為忌憚的。
不過,韓盈手下女醫行醫的時候,反復說過這是天子恩典,算不上收買人心之舉,怎么陛下還會起疑呢。
是癥方價值過重,市坊中有人高價求買傳到了他的耳朵里還是有人以此彈劾
倒是這回答,當真是出乎人意料。
張湯心中疑慮,劉徹面上卻多了幾分笑意
“你這境界,與尋常人當真是不同,算了,愿意這么診就繼續這么診吧。”
有的時候,說出來的話,并不是話本身的意思,還需要加上人說話的語氣和表情,不然也不會有反話一說,揣摩著皇帝意思的韓盈逐漸放下心來,還好,這不是反話,皇帝此刻的心情,也是挺不錯的樣子。
應該是剛才的那些話討了他的歡心。
韓盈心神一動,隨即便拿出了袖中早就寫好的絹布。
“這些時日義診,臣總結了不少問題,還請陛下一觀。”
“喔”
都不需要給身邊侍奉的內侍眼神,只需要一個疑問的聲調,那內侍便直接倒走了過來,接過寫滿字跡的絹布,再恭恭敬敬的呈到劉徹面前。
“陛下。”
劉徹未曾言語,只是接過絹布,快速攤開至于安幾之上閱讀起來。
很顯然,劉徹對于醫道的認知還不夠深刻,并未想到一個小小的義診,能夠收獲多少問題,故而想著看完所有再做打算,可沒有想,剛看幾句,他便被內容驚住
“防疫這大疫竟然能防”
學做飯的兔子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