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日后,我也能如韓尚院般享受一番了。”
即便魏裳隔的較遠,還有事要做,但她還是調整了休沐的時間,專門來長安城和韓盈見過一次面,兩人聊了不少這幾年的發展,其中就有食譜外泄的事情。
而這件事中,最有名的就是大鴻臚,不僅要走菜譜讓廚子在自己家復做,還借著去找人的理由去賽馬場專門嘗做的夠不夠像,覺著不行之后還想從她手下買人,讓魏裳印象極為深刻,此刻聽他這么說,韓盈一點都不信他沒在官署給自己改善伙食。
就是他不承認,韓盈也不好指出來,想來大鴻臚瞞著眾人吃獨食也不容易,現在有個正大光明的理由也是好事,就是吧
“此事可不在我,大鴻臚你想要吃好,可得看官署中的庖廚能學到多少了。”
“那我可得多派幾個庖廚好手去才行。”大鴻臚似乎真在想此事,面上還多了幾分遺憾
“可惜不能全送過去,不然,便無人料理膳食了。”
宗正有些看不慣大鴻臚的墨跡,直接道“從別處調些仆隸過來不就成了”
“那可不成,這膳食煮熟能吃和好吃之間的距離,可是能和地下與天上的距離一樣遠呢。”
大鴻臚擺擺手“我回頭再多想想吧。”
終究是在朝堂上,閑雜事不能說太多,大鴻臚止住了話語,此事便揭了過去,而韓盈也開始繼續奏報,這次,她終于提出了符合朝會事務的防疫。
相較于建議廚子去精進廚藝的輕松,提到防疫的韓盈瞬間嚴肅了起來,不僅如此,她奏報內容更是讓眾人高看一眼,從幾大疫病的傳播原因和癥狀,到針對性的防疫辦法和制度,需要維護這套體系所運轉的成本每一項都講的清清楚楚,幾乎詳細到朝中隨便來個人都能直接上手的地步。
久聞韓盈做事常常以可行為基,如今來看,當真是名不虛傳
韓盈所講的內容越來越多,光祿勛跪坐在她旁邊,下意識看向了對方橫放的笏板,上面只有寥寥幾個字。
不可否認,如今的確有不少以擅記聞名的人,但記憶力稍遜一些的也大有人在,若事務過于繁雜,精力分散,便更難花時間去記長文章,不然也不會有笏板來記錄要務,韓盈這幾日往來與宮外,哪有多少空余的時間即便這些已經提前準備好,恐怕也來不及多背記,如此還能在崇政殿,當著皇帝和一眾重臣侃侃而談這么長時間,絲毫沒有停頓之處,也不是尋常人能做到的了。
其實,韓盈
這份能力并非是力壓群雄,當初攻訐她的聞人丞也以速記聞名,那些博士更是移動的天祿閣,只是對九卿而言,單獨一項強至這般并沒有什么用處,反倒是謀、斷、承擔責任和身體素質乃至一點兒機遇等等各項更為重要不說,還得足夠均衡,沒有特別明顯的短板才行,倘若在以此基礎上再有一兩個突出的點,那就真的有重臣之相了。
而光祿勛,已經能夠從韓盈身上看到這樣的可能了。
說起來,她今年多大來著應該還未過二十五歲
嘶,這個年紀,可真是少年英才啊
韓盈還不知道已經有人將她視為將來的重臣,還在繼續說長安城和周圍陵邑居民生活垃圾污染的危害,而反過來利用它做為綠肥,又能夠來多少經濟,以及重要的糧食產量,對長安的糧食壓力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