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敖覺著危矣,是因為他們雖然是上官,但能驅使的直系下屬其實并不多,只有帶來的這八百騎兵,整個郡守的官吏雖然名義上歸他們領導,但當犯罪人數太多的時候,他們下達的命令很容易出現,讓貪污的兵曹、獄掾自己去抓自己、審查自己貪污走私的情況,這命令能執行下去就有鬼了。
而若是想動兵,那八百騎兵遇上狗急跳墻的恐怕還真不一定能行,再加上匈奴人要攻進來,保不齊這群人為了活下去把他們殺在推到入侵的匈奴人身上。
可若是不查貪污、甚至是走私,只論匈奴勾結之罪,那人數肯定會集中在一個很小的范圍內,安全的大家何必為了曹都尉等人拼命呢
思及如此,公孫敖勉強覺著局勢能穩定,但后面的任務就不好說了,他問道
“或許可行,只是這如何引匈奴攻城”
“匈奴攻城,是因城內有白藥、糧草,城防不足之故,并非曹捷,之前設想,是利用其手下私商盡快傳于匈奴,其目的不過是在取信匈奴的情況傳遞這些消息,而做到這點,也不一定需要那么多私商,漢國已經察覺匈奴有白藥流通,過來肅清此事,將曹家查出就地正法,只有曹捷,或者曹捷之子和個把私商逃出至匈奴境地,求為父報仇,應該也能取信他們。”
馬邑過后,匈奴對一些很容易就能占的便宜都有著極大的警惕,甚至還學會了漢國派斥候偵查,抓鄉間百姓和吏目審問的手段。
瞞過自己人比瞞過敵人難無數倍,尤其是這些人韓盈很難掌握,真設什么埋伏,那動靜根本瞞不過百姓,也會讓到來的匈奴人察覺,既然如此,還不如不設立,就威脅誘惑他們。
走私中的神藥日后沒了,想要,那就來攻城搶,搶到了自己就能生產,再不受漢人控制
只是光這樣還不夠,匈奴人本就不善攻城,而攻城者往往要數倍多余守城者才能攻入其中,韓盈必須讓城內士兵數量在匈奴人覺著努努力能攻下,而自身在應對時又能守得住的數量。
這需要盔甲和兵器足夠完備,必要時有足夠的數量拿來武裝城內的居民,長時間抵御匈奴圍攻,給衛青或者周圍郡的騎兵支援創造時間。
唯一的問題是
“此舉需分兵于衛將軍,剩數千士兵守城,需兵備充沛方可為之。”
而現在誰都不知道上谷郡城的兵備究竟怎么樣,杜延那邊到底進行到了哪一步,究竟夠不夠時間讓韓盈看完兵庫,聯系人做這些事情。
這已經是現狀中能做的最好決策了,公孫敖也沒什么異議,只是補充道
“還是要看杜延是否查驗出了什么,以及上谷郡的兵備是否完整,不然嗯,應該也不至于此,之前衛將軍也調過,應該無礙”
公孫敖不衛青還好,提及衛青,韓盈便不免想起了廖勇,被后勤貪污逼到用那樣跳脫的人做參軍,可真不好說啊。
這話韓盈沒有說出來影響士氣,看外面天色已晚,準備說大家先休息的時候,外面傳來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有仆人道
“韓刺史,杜治獄史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