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敖剛剛下降的評判,在聽到這段話后,立刻回來了一些,不管這葛勝是因為有他在,不敢做的那么過分,還是有那么幾分眼界在,總歸是沒有求他隱瞞,而是主動上報給衛青,那他還是可用的。
畢竟忠心到極致,一切以上官利益為主的人向來可遇而不可求,即便有知遇之恩也是如此,別的不說,公孫敖自己在發現的時候,也是動了一些不太好的念頭啊。
沒有人愿意審視自己卑劣的一面,公孫敖迅速掐斷了自己的深想,繼續和葛勝說道
“你悄悄的去,我去請長令。”
長令,大長秋的副手,漢代皇后掌管后宮,有負責政務的大長秋,負責車馬等事宜的太仆,以及保衛宮廷的衛尉,其中大長秋職權最高,因為此職是皇后的事務官,皇后無論是向外發布詔令,還是給皇帝上疏,都要通過大長秋之手,職位俸祿更是兩千石,一度有人將此職和卿并列,這不太準確,但也足可見職位之重。
皇后能派過來的人,大體上是可信任的,而作為大長秋副官的長令,對宮中的人事定然更加清楚,問他,比他們這群遠離宮闈多年的外人瞎猜快多了。
天色漸亮,為了不引人耳目,公孫敖和葛勝等到了天明才去尋找衛青。
彼時的衛青正在軍中。
公孫敖帶回來的騎兵都是本地士卒,本來一直就有安排,不用他管,可衛青帶回來的是長安軍,本地沒有編制供應的糧食不說,再加上俘虜就要快上萬人了。
這么多人,城里根本裝不下,可就算在城外安營扎寨,也需要認真布置,不然,一出問題就是大事。
只不過,衛青擔心的事情并沒有出現,雖然他過去時營地還未布置齊全,但看起來井然有序,大部分人都有事做,沒有賭錢嬉樂,更沒有人跑出去犯事,那些俘虜們也沒有閑著,都在硝制羊皮,就是看起來沒什么力氣。
這是故意的,為了防止他們暴動,漢軍沒有給他們能夠吃飽的飯食,能吃個五六分飽,餓不死就行,當然,相應的勞動也沒有多大要求,只是給他們找點事做,別讓他們有空閑想別的事情,畢竟,四千多語言相通,群體意識極強的青壯男子閑下來,哪怕沒吃飽,也是很危險的存在。
而清洗羊皮的手段,一看就是韓盈所為。
倒也挺合衛青心意的。
既然是俘虜,自然沒必要
給太多優待,讓他們還活著,給口吃的,又沒有鞭打虐待,已經算是不錯了,邊疆這么多年的血仇,血字是從哪里來的還不是百姓身上,那些被擄走的漢民,比這日子不知道要慘多少倍,殺了他們,不知道多少漢民要鼓掌叫好。
只不過,無論是政客還是軍事家,都不僅要算過去的賬,更要算未來的,殺了這些人除了發泄仇恨,得到一時之快外,只會帶來更糟糕的后果,如同中原的屠城一樣,日后戰敗的匈奴人再不敢投降,而是會拼殺到最后一刻,如此一來,定會加重漢軍的傷亡,更不要說原本能獲得征伐匈奴人重要情報了。
殺俘,百害而無一利。
忘記過去的仇恨,拉攏,甚至給予這些俘虜一定的優待,讓他們的存在,化作一把降低匈奴人抵抗意志的刀,輔助著漢軍,直至徹底清除匈奴人。
那時,邊郡的漢家子民再也不會有親人因外敵而離世,也不用時刻驚恐于匈奴人突然的襲擊,不惜成為流氓,也要逃去內地,而是能安穩的在這片土地上,繼續繁衍生息。
這是一筆很劃算的買賣。
當然,想讓這些俘虜真正成為漢國手中的利刃,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誰知道他們是不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又或者是左右下注的投機者,即便兩者都不是,這群人依舊是畏威而不畏德,直接扔給他們肉,只會被視為示弱,必須得用武力將他們的骨頭打斷,再讓他們明白自己并沒有什么價值,如果想要更好的待遇
那就得看他們的表現了。
可惜來時未曾帶降了的匈奴人來,不然早就可以刺激他們分化了。
罷了,再等等,他已經寫了新軍情傳于陛下,再等上兩旬,人差不多就要到了。
就是不知道陛下現在是什么打算,他是繼續留在邊郡,還是班師回朝呢
精力全放在軍事上的衛青,完全沒有想到,他最先迎接的不是長安來的事務,而是陰謀詭計。
“有人想拿戎捷陷害我與韓刺史”
衛青神情嚴肅,嘴唇都繃成了一條線“葛勝,你確定是真的這事若是牽扯到了宮中,不知道填進去多少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