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遲重新思索自己想要什么。
他到底是想要冒著不一定能澄清那篇文章風險,去證實它是自己所做,還是顧木竊取自己文章后,獲得的這一系列好處都要消失
無論從現實還是結果來說,顧遲想要的都是后者。
既然如此,那他的重點,其實是如何說服秦博士放棄顧木,將他逐出太學,并讓顧木這些年在太學努力經營的人脈全部廢棄。
劃定需要搞定的人數范圍和身份,事情便變得容易起來,顧木不是秦博士的親傳弟子,在太學內部利益之爭也不算小的情況下,以顧木竊弟文稿這種嚴重的品德問題來逼迫他,定會讓他放棄對顧木的保護,甚至會主動考慮將顧木清出太學,防止接下來牽連到自己。
而那些太學生,顧遲只需要找到一個合適的學生,提出顧木才華與過往不符,似有抄襲的猜疑,等顧木離開太學,又或者是這些人向他證實時,不贊同,也不反對即可。
太學里的學生都是聰明人,詳細到這份上的明示,倘若理不清楚,日后也別想做官了。
親親相隱能大行其道的前提,是血緣親人之間能夠互相信任,幫助,一個竊取堂弟文稿的人,品行已經足夠低劣,而數月前他們一家淪為庶民,顧木家未曾施予援手,還趁火打劫,甚至顧琬被襲受傷瀕死,顧巒中毒,他們都沒有上門探望過,更顯冷血,像極了養不熟的毒蛇。
連家人都如此對待的人,助他,不擔心自己日后被這畜生反咬這一口嗎
只要是個聰明人,就不會再與他有所牽扯。
沒有人脈,他顧木下半輩子還想起來
做夢吧
細想過入手辦法,顧遲便開始行動起來,他需要一份更加強有力的證據,好去說服秦博士。
至于這份證據到底是什么
顧遲打算仿照當年的文章,再寫一篇風格類似的,涉及仙神鬼怪這種非尋常人事的內容。
回想起這段時間。從學徒口中聽到鬼怪復仇的故事,立刻有了靈感。
他要寫一篇憤鬼
這不像賦和詩歌,每句都有字數的限制,也不像策論,需要中心主旨和針對性的解決辦法,反而有點像后世小說的影子,也就是講一個故事,算是顧遲的強項,他將自己關在屋子里,迅速開始了新的創作。
而在顧遲寫新文章的時候,之前被明公在太學講解的那篇頌文,除了引發學生激烈討論,這討論帶來的影響,還在繼續。
數著時間,假日前天下午,在最后排模模糊糊的聽完課后,高松沒有和其他一樣旁聽的學生回宿舍,又或者為正式生做事,而是硯臺筆墨清擦干凈,往放了竹簡紙張的包里一裝,急匆匆的就往外走。
和他相熟的好友見狀,不由得問道“高松,你要去哪兒”
“回家。”
高松一邊走,一邊應道
“我父也是明日休沐,今日回去,傍晚正
好能見到,兩個多月才聚這么一次,能多見些時辰就要多見些時日啊”
通信和交通的匱乏,造成了一家人明明在同個城內,卻數個月都沒辦法聚在一起的情況,好不容易有機會見面,提前走會兒不要太正常,詢問的好友了然的點頭,并熱心地詢問道